|
浙东建材集团创始人邱兴祝。 (金鹭 胡欣子 摄) |
本报记者 金鹭 全国民营500强第377位,浙江民营100强第77位,宁波民营100强第26位,这些荣誉属于宁波邱隘的一家企业——浙东建材集团。这家企业的创始人邱兴祝更像是一位邻家的老伯,平易近人,还未开口就已令人如沐春风。 “人心齐泰山移,上下同心才有利。”“得意不要忘形,垂头不要丧气。”“决策是根本,用人是关键,科技是先导,管理是保证。”谈起几十年的经营理念,邱兴祝张口就来了几条自编的宁波话“段子”,引得身边笑声不绝。人们常说,他“实际年纪七十多,干起活来三十多,脾气只有二十多”。干劲、乐观是他身上最鲜明的印记。 20世纪60年代,刚刚从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毕业的邱兴祝进入宁波鄞县邱隘工程队,成了一名泥水匠。经过15年的打拼,邱兴祝当上了水泥预制厂车间副主任,几年后又被推举为副厂长。到80年代初,邱兴祝成了邱隘水泥制品厂的厂长。 邱兴祝一直怀揣着把工厂发展壮大的梦想。1985年,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44岁的他开始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创业,将只有几万元家底、十几名员工的邱隘水泥制品厂预制品厂改建成浙东水泥管桩厂。 由于厂房不足、资金紧缺,几年下来,浙东水泥管桩厂仍处于“小打小闹”阶段。邱兴祝暗下决心,必须扩大生产规模。一次,镇里召开工业会议,让他发言。他兴冲冲地走上讲台,来了个“段子”:“刚才听到大厂要‘称霸’,我们小厂也不怕,三五年后见分晓,我上台要把锦旗拿。”台下顿时掌声如雷,笑声不断。 决心归决心,但当时的浙东水泥管桩厂固定资产仅有5万元,职工也不超过30人,拿什么跟大厂抗衡?“阿拉自己动手建厂房!”邱兴祝说。他操起泥刀,和职工一起砌墙盖房。目前厂里的1号和2号车间、附属的金工车间,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建起来的。 有了足够的厂房,邱兴祝的企业成功扩大了生产规模,业务量也与日俱增。“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力。”邱兴祝把企业的壮大归功于员工的辛勤付出。如今,浙东建材集团有一幢高大的“贡献楼”,那是专门为各类人才建造的。每年,该公司将各个重要部门的人才送到高等学府甚至国外深造。 在此理念之下,企业组建了一支精良的人才队伍,加快了二次创业的步伐。由邱兴祝率领科技人员研制的PHC管桩项目,被建设部列为部级科技成果重点项目,市场应用推广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企业效益大增,管桩产品也于2001年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随后,该公司进行了PVC型材的扩产,产品的规格品种有五大系列近100个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全省的50%。 邱兴祝当年夸下的“海口”,如今早已变成了业绩。30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浙东建材集团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去年产值超35亿元,利润1.75万元,在甬、温、沪三地创建了10家公司。 “做企业,更要把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建厂34年来,每年的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邱兴祝带领企业员工去邱隘的敬老院探望老人。此外,他还先后创立了“浙东爱心助孤基金”“浙东爱心助老基金”“浙东建材慈善助困基金”,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孤寡老人安度晚年。 “办厂不图个人暴富,创业共创精神财富,发展旨在社会共富。”这是一直以来邱兴祝的创业初心。邱兴祝退休以后,把企业传给了他的儿子,同时告诫儿子:“不但要做成功的企业家,而且要做乐善好施的慈善家。” 点 评 当冒险成为习惯,关爱成为本能,乐善好施成为下意识的行动,收获的将是超凡脱俗的人生。因为有耐心,他寂寞等待、大器晚成;因为有雄心,他甘冒风险、事业长青。他用诚心留住了客户,用爱心凝聚了员工。对邱兴祝而言,心底无私,天地自然宽阔;顺应天地,事业必然大成。 ——宁波市工商联副主席 钱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