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经济新闻/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世豪:解读宁波水表“长寿秘诀”

图为张世豪。(徐展新 摄)

    本报记者 徐展新

    成立于1958年的宁波水表厂,已运营了60个春秋。从销售额数千万元的传统水表制造企业,到年收入超过8亿元、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全球水计量领域龙头品牌,宁波水表保持了创建以来连续数十年未亏损的“奇迹”。

    这家“长寿”企业的背后,凝结着第一代企业家的汗水。张世豪是1968年进厂的老员工,也是宁波水表厂改制的牵头人。通过张世豪的描述,历史的画卷徐徐铺开,宁波水表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逐一显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水表行业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淘汰赛”,一大批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水表生产企业被淘汰出局。“宁波水表行业总体规模不大,在这一轮行业洗牌中,全市有100多家企业出局,宁波水表厂却笑到了最后。”张世豪表示,“硝烟”散尽,宁波水表厂的销量和利润迅速飙升,巩固了业内的“江湖地位”。

    然而,目光长远的张世豪并未满足于现状。在他看来,中国产的水表品质较低,产品出口局限于东南亚等地,国际影响力很小。只有走出国门、得到欧美市场的认可,才能真正振兴中国的水表产业。

    1992年至1994年,张世豪狠抓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以南美洲市场为跳板,逐渐进入了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市场。“面对欧美发达国家严格的审核标准,我们首次将一个集装箱的水表运往国外。”张世豪说,“即使冒着把12万美元扔到大西洋的风险,也要迈出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最终,这一集装箱水表平安到达彼岸,宁波水表的国际化探索也就此走上正途,产品出口欧美的比例一度超过50%。在张世豪的带领下,宁波水表的营销团队在海外打赢了数场反倾销官司,开创了我国机械产品海外应对反倾销的先河。

    “想要延长企业的寿命,必须拥有创新意识。”张世豪表示。

    股份制改造后,宁波水表擎起“水表智能化”和“生产自动化”的大旗,每年将3%的营业收入用于技术研发,再次实现了产量和利润的大幅上升。据张世豪介绍,1999年,水表厂1300名员工,年产量约100万台;通过持续机器换人和自动化改造,目前企业员工减少到700名,年产量却跃升至900万台。与此同时,智能水表逐渐成为该公司的支柱产业,占总销售额的30%,其利润占企业总利润的50%。

    数十年风风雨雨,水表制造工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水表行业也经历了多次动荡,宁波水表却屹立不倒,并包揽了多项“第一”:第一家建立并拥有国家实验室(CNAS)的水表龙头企业;业内唯一应诉反倾销调查和独立知识产权纠纷并胜诉的企业;参与水表新国际标准起草讨论的唯一中国水表企业;唯一荣获全国“城镇供水排水行业突出贡献单位”的企业;首家在国内取得欧盟MID(CE)认证的企业。

    目前,73岁的张世豪已很少参与企业的日常运转,但他的经营理念依旧影响着每一个水表行业从业者。每当遭遇挫折,喜欢做菜的张世豪都会主动反思,是火候不对、时间不准还是调料搭配不当?“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才能炉火纯青。”张世豪表示,“我学历不高,但足够认真、足够有勇气,敢于站在最前线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点 评

    运营60年从未亏损,从销售额数千万元的传统制造企业,到年产值8亿元的行业创新先锋,张世豪和宁波水表书写了宁波商业的“奇迹”。面对严苛的审核标准,张世豪敢于冒险,让宁波水表迈出了进军海外的第一步;面对智能化发展浪潮,张世豪能够“放下身段”埋头创新,让企业保持“健康”和“长寿”。这段故事背后蕴含的经营理念和企业家精神,是创业者最宝贵的财富。

    ——宁波市工商联巡视员 何剑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