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机场路通途路高架。(资料图) |
中共宁波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宁波市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加快推进“名城名都”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启了高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宁波篇章的新征程。 陈利权 一、勇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高度和时代前沿,鲜明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方略、新使命、新征程、新部署、新任务,集中反映了全党智慧、基层实践、人民期盼,充分体现了科学真理性、历史开创性和战略指导性,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学习贯彻好十九大精神,关键在实干、根本在落实——担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给宁波发展确立了新的坐标。摆在宁波面前的一个重大命题,就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宁波应该担负什么样的新使命、展现什么样的新作为、作出什么样的新贡献。 对此,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决定》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宁波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和宁波精神,深刻认识宁波所肩负的发展使命,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奋勇的责任担当,拉高标杆,真抓实干,主动作为,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勇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积极有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宁波的生动实践,努力把建设“名城名都”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有责任也有条件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战略安排和浙江省委关于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结合宁波的发展实际和优势特色,进一步提出了新时代宁波加快“名城名都”建设的战略安排。 从现在到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坚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名城名都”建设战略规划,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初步彰显“名城名都”的魅力。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锐意进取、乘势而上,分两个阶段进一步提升“名城名都”建设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争先进位、赶超一流。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成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名城名都”:建成更具亚太门户功能的宁波都市圈和港口经济圈,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的集聚辐射能力大幅提升;基层民主广泛有序,依法治市水平全面提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对外文化交流全面拓展;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走在前列,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为充实;生态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成为一流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高水平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城名都”: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高水平协调发展,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达到发达经济体前列水平,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水平全国领先,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决定》围绕“名城名都”建设新的分三步走的战略安排,与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名城名都”建设的奋斗目标相衔接,彰显了宁波优势特色,顺应了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更是宁波勇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的务实行动,体现了宁波自加压力,为实现中央“两个一百年”、省委“两个高水平”目标挑大梁当先锋的责任担当。 二、奋力开辟“名城名都”建设新境界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战略目标,迈入高收入地区行列,为建设“名城名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宁波深入践行“八八战略”,扎实推进“六化协同”,昂扬奋发干事业,勇立潮头争一流,谋划推进了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长远性作用的“四梁八柱”,积极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扎实推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的各领域改革,实现了建设“名城名都”的良好开局。 当前,宁波的改革发展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和不足:一是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短板比较明显,新经济培育不够充分,新旧动能转换还没有真正进入快车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二是一些重大改革项目不够理想,改革红利没有充分释放,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城乡居民稳定增收的机制不够完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基础还不稳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四是文化的软实力还不够强,影响平安稳定的风险点还有不少,需要大力推动文化的繁荣兴盛和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对此,《决定》根据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论断,以及“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的要求,按照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结合宁波实际,紧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谋划今后发展的着力点,及时完善宁波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突出放大自身优势,对各领域的发展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谋划,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工作举措和工作任务,奋力开辟“名城名都”建设的新境界。 首先,围绕宁波自身在先进制造、城乡统筹、对外开放、文明城市等方面形成的特色优势,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举措。比如,在制造业方面,强调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落实“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方案,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区域城乡统筹方面,强调全面融入杭州湾经济区和上海大都市圈,提升宁波都市圈和港口经济圈能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在开放方面,强调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示范区,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在城市文明方面,强调打响“爱心宁波·尚德甬城”品牌,建设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 其次,根据十九大的要求和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足,提出改革创新的要求举措,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创新生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围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广“村民说事”制度;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整体推进法治宁波建设,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走在前列;围绕建设美丽宁波,提出了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落实生态文明改革实施方案,改革生态监管体制;围绕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的基础性工程,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基石,提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推动宁波大学建设“双一流”高校,推进高校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合作,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第三,积极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出了不少惠民利民的重点任务,让全市人民有更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并从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飞跃发展、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推进社会保障参保全覆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分级诊疗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三、汇聚起加快“名城名都”建设的强大合力 勇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奋力开辟“名城名都”建设新境界,关键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发挥干部队伍的骨干带领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汇聚起加快“名城名都”建设的强大合力。 坚定不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制度,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强化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根本政治担当。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激发党员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进一步鼓足干劲、奋勇前进。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不忘信仰本真、不忘党员本色、不忘公仆本分,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和“名城名都”目标而不懈奋斗。要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期间的重要论述、对宁波的重要指示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学深悟透、深谋实干。 全面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四个铁一般”的标准和导向,发现储备选拔兼具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专业功底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以及久经基层和项目一线培养锻炼、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锻造忠诚干事政治过硬、担当干事本领过硬、奋发干事实绩过硬、为民干事责任过硬、干净干事廉洁过硬的干部队伍。制定实施容错纠错机制,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原动力。坚持党管人才,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支撑“名城名都”建设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基层党建鲜明导向,全面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力打造宁波党建“锋领港城”。 坚定不移推进正风肃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深入开展“打通中梗阻、提升执行力”专项工作,着力整治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重点强化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明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构建党委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对权力的监督合力。 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加快“名城名都”建设,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走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必须把全面增强党员干部善于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贯穿于宁波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的各方面。 (作者为市社科院院长、市社科联主席,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