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长期以来,许多干部喜欢“往上走”的直线升迁模式;如今,不少干部却甘愿过着“假装在基层”的生活,选择“先下去、再上来”的曲线模式。基层经历,就像是部分干部镀就的“金身”,有了基层工作经历,升迁可“加分”,提拔重用将如期而至。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国家对新选拔任用干部基层工作经历的进一步重视,一些地方对基层工作经历年限作了明文规定,或者对有基层工作经历者予以政策倾斜。在此背景下,许多公务员积极到基层广阔天地增长才干,但同时也出现为了“攒”基层经历而“混基层”的现象。 近些年来,从上到下,选调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的越来越多。应当看到,广大挂职干部是十分珍惜组织给予的下基层挂职锻炼的机会的,他们安心挂职、扎根基层、情系群众、踏实工作,以出色的工作表现和良好的工作实绩赢得了基层群众的口碑。但也不可否认,也有极个别的挂职干部只愿意接受“镀金”招牌,却不愿意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在基层挂职锻炼。有的“早上露个脸,整天不见影”;有的“见好事高兴事就揽过来,逢难事烦心事就推出去”;有的“既不惹事,也不干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显而易见,这些挂职干部“混基层”的表现,不仅与组织与基层群众的期待相去甚远,而且对他们自己而言终究是失去了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同时,这样的表现,更是会伤了基层干部的心,具有多重危害。其一,违背了公平,挤占了从基层做起的干部正常晋升的机会,挫伤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其二,违背了党和政府推动干部下基层的初衷,影响了基层的建设;其三,扭曲了党和政府选人用人政策,他们以投机取巧方式上位,为干部队伍埋下了隐患。 选派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不仅不应削弱,而且理应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了防止挂职干部因滋生“镀金”心理而出现“混基层”现象,对派出单位而言,首先必须把好教育关口。要教育到基层挂职的干部具有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引导其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基层工作中,以维护单位及自我形象。“莫镀金,多走心”,挂职干部要乐与基层干部群众生活在一起,奋战在一起。作为“娘家人”,更要加强日常管理服务,既要及时了解他们在基层的工作、生活情况,也要了解其家庭情况,并视情帮助解决一些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身心愉快地在基层工作。 基层所在地,对于挂职干部,则须满腔热忱地予以关怀。但满腔热忱地关怀,并不是要任意减轻其工作压力,甚至不安排具体工作任务,而是要在帮助其尽快了解、熟悉、适应工作环境的基础上,给任务、压担子、强考核。如此,才能督促挂职干部转作风、重实干,自觉放下身段、扑下身子,求真务实、破解矛盾,从而不断增强其做基层工作和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尤其是提高他们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攻坚破难的水平。 下来锻炼是政策鼓励,往上提拔系政策倾斜,程序没有漏洞。目前,有些凭基层经历升迁的干部是为了提拔而去基层,并没有达到锻炼目的,属于“打着制度的牌子,钻了制度的空子”。因此,除了要加强对挂职锻炼干部的教育引导,关键是要上下联动,加强管理,突出考核导向,坚持以实绩说话,凭实绩用人。如此,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制度,才有可持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