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康复农场”播种希望

    休养员种植的包心菜。

    (王佳 封平 摄) 

    本报记者 王佳

    通讯员  梅薇 封平

    从宁波市中心出发,乘坐巴士近1个小时,就到了庄桥街道的一个小村,宁波市精神病院坐落在村口的一条小巷里。

    寒冬时节,万物萧瑟,但园区的康复农场内,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菜地里一畦畦青绿,“结球”的包心菜身架子正好,一片片菜帮严严实实地箍在一起,青菜、生菜正扑棱棱地往上蹿。老吴带着他的伙伴们,蹲着身子给蔬菜松土、追肥。如果不是医务社工介绍,很难把这群配合默契、手艺娴熟的组员与精神病人联系起来。

    “精神康复的目标是全面康复,不仅要控制病理性症状,还要让他们真正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市精神病院院长陈亚萍告诉记者,他们在院内建立“社区”,开出了农田、超市、缝纫、烘焙等模拟生活的场景和辅助就业岗位。“经过康复评估,这些休养员可以在田间地头劳作,可以在星空画室挥毫,也可以在烘焙房里烤面包……上班、下班,吃饭、回‘家’,如同社会上的正常人一样。”

    老吴正是田间劳作小组的组长,进入院区治疗、康复已近4年。“在农场作业中,他学会了技能,更找回了自我。”医务社工王芳芳说,老吴的变化,让他的家人很惊喜。

    入院前,老吴成宿睡不着觉,情绪也异常激动,一度产生幻觉,觉得周边人要加害于他,家人束手无策。

    痛苦的时光已经远去,眼前的老吴面露笑容。他领着记者去参观他们一手呵护的草莓大棚,棚内安放着一只蜂箱,一只只蜜蜂飞舞在草莓植株上,绿油油的秧间已冒出数个娇嫩嫩的果实。

    “又会是一个丰收季。”老吴说,前些天,他们采摘橘子,一过秤,有近1500公斤。在老吴看来,这份收获带来的喜悦,比他得知能参加劳作并领工资时还要浓烈。

    “患者最怕的,是一直被困在门内,长期与外界隔离。所以,我们尽力让这个院中‘社区’更开放、更接近社会。”在陈亚萍看来,打通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就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残疾康复服务所赋予他们的时代使命。

    现在,宁波精神病院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原先10亩的农场也扩大到了64亩。站在田埂上,陈亚萍向记者介绍了农场的新规划,左边种下一片花,临近的水塘种上荷花,养上鱼。“再等一年,我们的患者不仅能看到绿植,还能赏花逗鱼,对他们的康复肯定很有帮助。”她笑着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