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意浓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是优质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文杰 摄) |
|
越来越多的创客集聚宁波。(资料照片) |
见习记者 孙佳丽 通讯员 张淑蓉 叶鑫来自湖北,是宁波大学2017年应届毕业生,也是宁波千程旅游策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 2014年,叶鑫开始接触旅游行业,2年后创立了“千程旅游”平台,通过与携程、同程、驴妈妈等行业龙头合作,成功牵手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多个景区,全力打造年轻人的体验式旅游社区,累计销售额超过500万元。 “我喜欢宁波这个城市,很庆幸我的创业生涯从这里开始。正是有了市场监管、旅游局等各部门一以贯之、主动热情、优质高效的‘妈妈式’服务,才让‘千程旅游’如虎添翼。”在近日参加市政府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叶鑫坦言,支撑他创业的,是宁波优质的营商环境。 “市场监管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注册资本的认缴制、股东会结构、法定代表人法律责任等知识,让我们顺利拿到了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人社局工作人员为我们联系进驻大学生创业园,还为我们申请了办公场地扶持和创业法人的租房补贴……”对于创业过程中来自政府各个部门的帮扶,叶鑫心存感激。 “确实,优质的营商环境能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经济新动能的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增加税收。而宁波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和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方面已经颇具成效。”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王磊在座谈会上说。 优质营商环境 就是生产力 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竞争力重要支撑。世界银行一项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率增长0.3%,GDP增长率增加0.36%。 对于中国来说,营商环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是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之所以引进外资连续25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中国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之所以蓬勃发展,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王磊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这为新时代如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 对于宁波来说,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更是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新常态下,营商环境越来越成为宁波提高人才、技术、资本、服务、品牌等为核心的综合经济竞争优势的关键。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以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为契机,持续创新制度供给、服务供给、环境供给,并将其作为新常态下扩大新投资,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机遇。 以江北区为例,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率“组合拳”,今年以来全区企业共获得各项税费优惠达3.4亿元,企业的活跃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优质的营商环境已成为江北区前三季度实现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58.6%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最新公布的全国147个国家高新区排名中,宁波高新区列第17位,在排名前30位的高新区中,宁波高新区面积最小。宁波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上说,国家级高新区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这个排名来之不易,与相对优越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我们将按照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全力围绕创新驱动这个主题,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宁波要站在世界舞台上开展竞争、接受评价和对标进位,从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建设‘名城名都’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政企同心,合力推进,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副市长李关定如是说。 从政策“洼地” 到营商“高地” 当前企业和投资者的需求,不再聚焦于减税减负、土地优惠等政策“洼地”的倾斜,而是更多地考虑营商环境和法治政府建设,指向的是安心投资、放心创业的优质营商环境“高地”。 有鉴于此,今年11月,我市出台19条意见,涉及推进市场主体“宽进严管”、扶持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助推市场主体向园区集聚发展以及推进服务信息化和智慧化等4个方面,以打造宽松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为主体,为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营造优质的营商新环境。 这是我市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商事制度改革的延续。今年以来,我市新设市场主体14.9万户,累计实有84.78万户,同比分别增长30.5%和11.6%,这背后,离不开“宽进准入”的营商环境。 今年,我市率先公布行政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132项,全面上线电子化登记平台,积极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已有34个行业“一件事”项目纳入商事登记区综合窗口,“一窗集成”办理证照已达12775件。 “政银通”便民措施也在全市推行,400余个银行网点无偿提供代办营业执照注册登记服务,98%以上事项实现就近办理。随着注册资本、住所登记制度改革的深化,工位号登记、集中办公登记、一址多照等措施的实施,最大限度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市场不仅要“宽进”,还要“简出”。宁波是全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四个试点城市之一。今年3月,我市又在全市范围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定并实施了一般注销、简易注销和依职权注吊销等工作机制,目前已梳理出9100户企业和18674户个体工商户纳入清理范围,方便其快速、便捷地退出市场,有效解决了“僵尸”企业问题。 与“宽进简出”相对应的,是依法“严管”。近年来,我市全面落实了“双告知”“双随机、一公开”“信用联合惩戒”等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已对8418户企业实行综合抽查,全市已有8.5万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公示受限,事中事后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 商事制度改革的成效,企业最有发言权。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建华说,光是前置审批改后置改革这一项,就大大加快了门店开办速度,以前一家门店开设起码需要一个月时间,目前基本能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为企业经营赢得了商机,再次创造了“宁波速度”。 作为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四明大药房目前已拥有门店52家,经营商品8000种。2016年完成销售超过4亿元,利税1000多万元,列浙江省医药零售连锁行业第4位,全国排名46位,成为百年老店创新转型的典范。 深化开放合作 在共舞中破题 持续多年接力推进的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了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如今,站在新的历史时代,这项意义深远的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 “从全国层面看,我们要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事制度的建设,但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整体性有待提高,改革进度的不平衡、不充分更加突出,一些措施还没有打通‘最后一公里’。”王磊说。 那么,如何突破“深水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事制度,打造宁波优质而开放的营商环境呢? 打造优质、开放的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李关定表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宁波还需下力气、抓落实,以系统性的思维和联动式的方式,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对内营造安心创业、放心投资、开心消费的社会环境。同时,选择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运行方式,建设竞争、高效、规范的市场秩序,形成全国居于前列的对外开放程度,形成各种类型企业都能较为活跃且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具有较好的创新环境。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省全面深化改革的“金字招牌”,也是宁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我市将抓住“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牛鼻子”,通过实施流程再造,推动“往返跑”向“单程跑”转变;持续抓好商事登记改革,推动“多窗跑”向“一窗跑”转变;实施线上服务和信息共享,推动“现场跑”向“网上跑”转变。 “放管服”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其中蕴含着从“计划”向“市场”过渡这一关键的政府职能转变。因此,打造优质、开放的营商环境要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关键,把“放”的目标落实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把“管”的核心定位在强化信用监管,把“服”的重点落脚在振兴实体经济上。 开放是宁波发展的重要优势,因此打造优质、开放甚至是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就要抓住深化开放合作体制机制这个重点。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我市将对标国际一流,以综试区的创建为龙头,以“16+1”经贸合作示范区为抓手,在自由贸易港、国际产能双向合作、民营经济国际合作等领域,探索创新开放体制机制。同时,发挥重大外资项目作战指挥中心作用,定期排摸、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进中的有关问题,建立便利化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招商引资服务机制。 此外,我市还将加快自贸区改革试点的复制推广,积极向国家申报自由贸易港,争取一批政策试点的落地,进一步深化大口岸建设,持续推进“单一窗口”、国检试验区、口岸大通关建设,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努力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更多的制度和政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