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宁波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出活力 “管”出质效 “服”出满意

——我市国税系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系列报道(四)

    本报记者 董娜

    通讯员  施斌 永轩

    “没想到只跑一次就办成了。”近日,在余姚国税办税服务大厅窗口,前来办理公司落户业务的汤嘉按要求到窗口递交材料后很快就办完了手续。回忆起以前要带一堆资料、填很多表格的情景,她由衷赞叹,“现在办事方便多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党中央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今年以来,市国税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从免填单到同城通办,从发票线上申领线下邮寄到推广应用电子发票,从财务报表国地税统一报送到国地税业务一窗式办理,“放管服”走过了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不断深化的发展历程。如今,纳税人跑国税局的次数越来越少,等待时间越来越短,获得感却越来越强。

    “以前办理外经证申报预缴业务,需要分别跑国税、地税两个窗口,现在只要一个窗口就能全部办完,真是太方便了!”前两天,在大榭国税办税服务大厅办理外来建筑施工企业税费申报业务的王先生说。今年8月1日起,大榭国地税办税服务厅在全市率先推行“一人一窗一机”国地税通办办税新模式,即由一名税务人员、一个窗口、一台计算机同时使用国地税两个业务系统办理国地税涉税事项,在原先“只跑一次”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只跑一窗”,只排一次队就可办结发票代开、申报纳税等多项国地税业务,减少纳税人办税时间近50%,赢得纳税人一片“点赞”。

    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市国税部门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让群众少跑腿,建立起完善的政务服务体系。“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再次提档升级,积极利用列入国家税务总局精简资料试点的机遇,通过制度创新与信息化技术攻关,不断推出简化报送资料、压缩办税时间、提高服务效率等举措过百条,95%的前台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让纳税人办税负担切实减轻。”市国税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何金泉表示。

    同时,作为深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全市国地税窗口朝着“进一家门、办两家事、让三方满意”的目标奋进,在数据共享、窗口业务整合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目前全市共建成联合办税服务厅3个、互驻窗口75个、11家单位共驻政务服务中心,大榭、宁海、慈溪等地国税部门试点“一人一窗一机”并全面推开。鄞州、慈溪等地国税部门建成全国百家合作示范区,为全国提供国地税合作经验。

    群众办事便利化的背后,是国税部门不间断的权力“瘦身”和自我创新。今年,市国税部门主动落实简政放权各项工作,全面梳理现有的1000多项涉税资料事项,对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保留和取消的,建立完善配套业务操作流程和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对从工商、科技等第三方政府部门能取得或者纳税人历史办事档案记录中能找到的资料不再要求纳税人报送。同时,市国税部门以金税三期系统成功上线为契机,进一步改进网上办税服务,不断推进“互联网+税务”行动,全面应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有序开展电子发票试点,顺利试行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化的整体效应初步显现。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税收大数据应用,推动与市场监管、人力保障、金融统计等11个部门数据互通共享,治税合力明显增强。

    随着“放管服”改革一系列举措在宁波“落地生根”,国家政策红利得到进一步释放,“放水养鱼”效应不断显现。截至目前,全市国税登记纳税人总数比年初净增14%,企业效益不断向好。

    “下一步,全市国税部门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集成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固本强基,有效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负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为我市推进‘名城名都’建设发挥税务部门的积极作用。”市国税局副局长张良科表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