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成现代化强国有啥不一样的地方

    周 望             

    理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中加以把握,需要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加以把握。

    扩展至制度和人的现代化

    推进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的一个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上世纪60年代,我们提出并形成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后,延续并发展为“四个现代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标志着现代化内涵从器物现代化拓展深化至制度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价值追求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大领域。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加了“和谐”目标和“社会建设”内容。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加了“美丽”目标。

    随着内容和价值目标的丰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也相应作出调整。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重要在发展质量和内涵

    党的十九大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并且设定了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目标。相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特定的丰富内涵。它意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即“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意味着平衡充分发展的实现,即“五大文明”的全面提升;意味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真正得到解决。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意味着国家梦、人民梦、民族梦的实现,即国家治理现代化、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复兴。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高级表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意味着硬实力,也意味着软实力,即“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主要体现在发展质量和内涵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增长上。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

    来源:解放日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