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诗大观园

——读《唐诗的博物学解读》

    徐舒薇

    《唐诗的博物学解读》的作者胡淼先生,1961年从南京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毕业后到江苏省赣榆县农业局工作,是一位资深的农学家。耄耋之年的胡先生不仅在农学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对中国古典文学也情有独钟。《唐诗的博物学解读》不仅从自然科学的专业角度剖析唐诗中的自然万物,还从文学角度诠释了唐诗中的风花雪月、人情冷暖,是一部融科学与文学为一体的“唐诗工具书”。胡先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揉以对唐诗的独特情感,带我们走进了唐诗的大观园。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诗人出生年代有早有迟,生活习俗与人生阅历有所不同,再加上世间万物的纷繁复杂,不同人物评鉴一首诗往往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历代对唐诗的研究也有其局限性。《唐诗的博物学解读》对唐诗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进行了专业的系统的分析和考证,不仅纠正了历代注释和理解上的谬误和差错,还配以图画进行详细解释,尽可能地复原唐诗中的景物,拉近了读者与唐诗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多维度、多棱面地帮助读者理解唐诗。

    现代人对唐诗中的一些动物、植物、自然现象容易混淆,胡先生经过反复考证,先后确定了唐诗中22种(含类群)植物、70种以上的动物,其中包括昆虫类、兽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及各种天文、气象、地形、地理、地质情况等。

    胡先生独特的视野体现了他迥异的艺术眼光,可谓是匠心独具。虞世南《蝉》中有“垂公式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意思是蝉儿只喝清净的露水,响亮的鸣声不断地从梧桐树上传来,蝉儿身在高处所以鸣声传得特别远,而不是借助秋风的结果。经胡先生的解释,我对整首诗有了全新的理解。“垂公式”原指古时候在颔下打结后下垂的帽带。蝉的头从腹面看,好像戴了帽子,下方有垂公式状长形的刺吸式口器,蝉的大腭(牙齿)变成可以刺穿树皮的口针,可以刺吸树液。所以,说它喝露水是错误的。这里的蝉是泛指,长安一代常见而且可在梧桐树上生活的主要有蚱蝉、鸣蝉、蟪蛄和蒙古寒蝉等数种。传说中梧桐树是凤凰栖息的树,本诗中蝉栖息在梧桐树上,体现蝉的高尚。全诗寓意做官的文人要洁身自好,提高自身修养,塑造高尚人格,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说出的话自然就有分量。骆宾王《在狱寒蝉》的序里提及的“蟪蛄”和正文中的“蝉”特指蒙古寒蝉,与屈原《离骚》中“蟪蛄鸣兮啾啾”是同一类蝉。而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这一说法显然有误,蟪蛄只在盛夏出现,鸣声尖利单调。但庄子名望很高,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将错就错,而近代的昆虫学家们也没有把它更正过来,实是莫大的遗憾。骆宾王笔下的蝉“有翼自薄不以厚俗而易其真”“西陆蝉声唱,南冠容思侵”,古代人工造不出像蝉翼那样薄而透明的物体,表明自己的高洁志向,不愿意同流合污,借秋蝉的鸣叫表达他对家乡的思恋。两首诗虽都是咏蝉之作,但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一概而论。

    反复研读《唐诗的博物学解读》,字里行间不仅仅体现了胡先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中国文化的不断钻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