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爱善举耀古今

——喜看七幕历史传奇越剧《徐福东渡》

    李尧坤

    将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徐福搬上越剧舞台,难度可想而知。我市著名作家戚天法和慈溪大德戏曲艺术团作了勇敢的尝试,并给观众一个惊喜。

    徐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神奇的人物,他的东渡之旅,影响了我国数千年的航海史和东北亚的社会发展史。据记载,他前后东渡五次,前四次均无功而返。最后一次率领船队由慈溪达蓬山起航,最终抵达日本,沿途为韩、日两国民众传授农耕、渔猎、蚕桑、纺织、医药、冶炼、制陶等先进技术及文字、语言等社会文明,印证了中、日、韩三国人民世代和睦友好的历史传统和深厚情谊。

    编剧戚天法在《徐福东渡》中成功塑造了徐福这一艺术形象。徐福是个历史人物,既要符合当时历史的大环境,又要有许多艺术的虚构,作者把两者较好地结合了起来。剧中的徐福生活在一个战乱的年代,他的家庭蒙受了巨大的灾难,亲人中惨死28条性命,爱子也不幸死亡。他沉浸在“国不存,家不见,亲不待,子亡妻失”的痛苦之中。剧中写了徐福与妻子的患难之情,与儿子的骨肉之情,与三千童男童女的挚爱之情。这些从不同角度描写的感情,真实地展示了人物的感情世界。

    徐福东渡是一次大无畏的壮举,也是大爱战胜小爱的结果。大爱是什么?是为了拯救三千童男童女的生命;小爱是什么?是儿子、妻子和家庭。徐福心中,始终存在着大爱与小爱的矛盾、纠结。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作者没有回避人物内心的这种矛盾和斗争,而是把它们揭示出来,这就使人物变得真实、鲜活、动人。比如他对妻子说:“娘子,你我丧失一个孩儿痛彻心扉,那三千孩童家里都在又哭又撞哪!”这句朴实的话语,展示了他宽阔的胸怀,他不只感受到自己儿子惨亡的痛苦,而且对三千个家庭的痛苦感同身受,因而对三千条生命无限珍惜。又如最后一场在达蓬山与妻子痛别时,他知道这是永别,对爱妻倾吐了肺腑之言:“夫在天涯难顾及,当思善举合天理。徐福我,挥泪泣别跪贤妻,唯望子子孙孙永相继!”为了拯救三千条童男童女的生命,他泣别妻儿、家乡,毅然踏上了惊涛骇浪的东渡之旅。这一幕把整台戏推向高潮,台下观众热血沸腾,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在徐福形象的塑造中,作者还生动地描写了他受到墨家坛主黄天琼的影响,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徐福在剧中揭了两张皇榜,一张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一张是招募三千童男童女。对于长生不老之药,一开始他的认识是模糊的。在蛇岛上,黄天琼告诉他一条深刻的哲理:“花开花落皆天成,何用梦寐盼长生。百岁千岁总是短,唯有那世上的精神才永恒。”徐福顿然醒悟:世上不存在长生不老之药及长生不老之人,只存在大爱善举和不朽的精神,因而更坚定了他东渡扶桑、拯救三千童男童女的决心。剧中对于徐福这一思想上的变化的描写,使他的心灵世界更加真实和丰满,也为他的东渡行动增添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慈溪大德戏曲艺术团是一个民营剧团。一个民营剧团要演出这样一部原创大戏,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他们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团演职员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把戏推上舞台,并受到了广泛好评。

    《徐福东渡》搬上越剧舞台,很有意义。徐福的大爱善举,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自我牺牲、排除万难、拯救大众生命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次,徐福东渡这个历史题材对于促进中日、中韩等国人民的友谊,也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希望把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剧目打磨得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出它的作用。

    (本栏目欢迎赐稿。投稿邮箱:yxq@cnnb.com.cn)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