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速度、精准度、满意度逐个评

2017,“最多跑一次”改革绩效几何?

秩序井然的奉化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办理区。(资料图片 市编委办供图)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相应标语。(市编委办供图)
制图 金雅男

    本报记者 黄合 通讯员 詹婷

    岁末年初,又到了绩效考评的时候。

    对于2017年的宁波而言,“最多跑一次”改革无疑是过去一年中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

    对照目标,是不是已经完成“年度计划”?晒出成果,改革的效果是不是“分量十足”?扎根群众,这项打从一开始就着眼民生的改革是不是有足够的感知度?为此,我们特意采访了相关部门、办事群众,借鉴KPI概念(KPI为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为2017年度“最多跑一次”的答卷打打分。

    指标一:加速度

    集成服务,“一窗受理”更便捷

    让企业群众办事“距离更近”“时间更短”,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出的初衷。“速度”两字,是丈量这项改革初衷落地的直观指标之一——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到政府部门办事,最怕的无非就是一道一道的关卡、没头苍蝇般跑了一次又一次。

    2017年的春天,象山县贤庠镇碶头陈村人陈赞亦和很多年轻人一样,趁着乡村旅游的热浪,打算回老家开个民宿,创业做个小文青。可是,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民宿开业需要一系列的审批环节,哪些资料需要准备、哪些环节必须要做、哪些关键地方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的答案,陈赞亦一个都答不出来。

    但这个“90后”无疑是幸运的那一个,因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春风开始在四明大地上吹拂。

    2月27日,省政府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动员部署之后,宁波第一时间将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向社会公布,其中市本级975项,并郑重向公众作出承诺,拉开了全市各地各部门深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序幕。

    向简政放权要“速度”,向服务型政府要“速度”。2017年上半年,我市全面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将市行政服务中心40个部门158个窗口,梳理整合为八大类综合办理功能区、87个“一窗受理”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模式,基本实现了基于一级政府层面横向贯通、跨越部门的“一窗式”审批。

    与此同时,各地陆续推出了“一条龙”式上门联合审批服务,针对办理量大且有全城办理需求的审批服务事项,利用网络、自助终端、邮政快递等手段,探索实施“就近就便受理、审批权属不变、数据网上流转、批件快递送达”模式,大大加快了办事效率。

    7月底,陈赞亦在自家装修一新的民宿里,见到了象山县卫生、消防、公安三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主动上门进行现场检查,针对每一个环节,如烟雾报警器、消防设备、逃生灯、逃生指示等标示牌,一一进行说明,现场给出整改建议。仅仅一个月之后,民宿一次性整改到位,顺利完成了复检,不久就开始了试营业。

    “很明显,办事效率更高,速度更快了。我只是众多受益者当中的一员,‘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切实实让我的创业路走得更顺。”电话那头,陈赞亦给宁波“最多跑一次”改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目前,我市已搭建全市统一受理平台,加快“一网办理”,市本级平台可实现23个市级部门369个事项、区县(市)约3000个事项的统一受理;市级33个部门梳理的378项全城通办事项已实现“全城通办”;全市154个乡镇(街道)均已完成“四个平台”建设并实现全面有效运转,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办成事”……

    据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县两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均已提前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年底前实现80%以上的目标,向着便民利企的改革方向更进了一步。

    指标二:精准度

    集中攻坚,大动筋骨啃“骨头”

    既然是“改革”,自然得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毅力。减前置、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间,按照“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每一次的流程优化、简政放权、信息共享,背后都是各个部门对准弱点、难点的深化协同、集中攻坚。

    家住鄞州区的小吴刚刚办理了不动产登记手续,他觉得,整套程序走下来,没有想象中那么牵扯精力。之前“过来人”告诉他,要打单身证明、准备首套房证明等材

    料,必须在有效期内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跑。事实上,他只是到行政服务中心的“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取了一个号、排了一次队、交了一份材料,之后,这份材料就由相关部门直接在内部流转,不需要小吴来回折腾。

    “可以说,交易、登记、契税三部门分设的窗口合成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就是我们‘一件事情’改革的最好样板。我们初步估计了一下,每件不动产登记事项平均办理速度在30分钟以内,比改革前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全省领先。”“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头部门、市编委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法规处处长刘国平说。

    信息透明公开的覆盖面是不是可以更广?是不是可以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针对基本建设项目等审批量较大的工程,是不是可以推出快捷打包服务?在过去一年间,针对群众反映较多的“痛点”“堵点”,我市全面开展“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专项行动,认真查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重点领域攻关项目,着力提高改革的“精准度”。

    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属于审批中最为复杂的坎儿之一。“以工业项目审批为例,主要审批环节有8个,这些环节中只要有一个‘卡壳’,整个审批流程就会陷入停顿。”据江北区审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从拿到土地到开工建设,需要进行能源技术评估、环境影响评估、水土保持评估、施工图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审批、施工许可证办理等多项评估和审批,中间过程复杂,涉及的部门和中介机构很多。

    2017年,江北创新制定了《江北区基本建设项目“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高效审批”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并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代办综合窗口,精准化破解难题,为企业减负。

    随后,同类项目审批的“最快纪录”被不断刷新:宁波邦奇自动变速箱总装项目从取得不动产权证到办好施工许可证,仅用了9个工作日,比合约时间提前324天开工;世茂房地产项目在竞拍取得土地使用权属后136天获批施工许可证;投资近1.84亿元的宁波优耐特精密金属加工项目,从拿到土地证后到施工许可证获批仅用了7天……

    与此同时,我市针对成片开发区域内功能基本相近、开发进度大致相当、审批内容相似的投资项目,推行“打包审批、集成服务”改革,实现一次区域评估、共享结果应用;同步加速推进施工图联合审查、区域“能评”改革,力争从群众和企业角度出发,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事项予以整合,精准办好“一件事情”。

    指标三:满意度

    换位思考,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一直是“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是不是真的给办事群众、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满意度、幸福感,同样也是大家关心的热点。

    “过去,为儿子的企业跑办证审批,一直是我的分内事——毕竟,家里除了我这个退休老人,谁也没有那么多的闲工夫来回‘折腾’。现在,‘最多跑一次’在基层落了地,可把我高兴坏了!”北仑退休老师钱树德说。

    在洪塘公共行政服务大厅,第一次办理营业执照的张女士表示,根据工作人员的指引和相关办事指南的指导,“不用排队就办好了营业执照,速度之快超乎想象。”

    据2017年6月初国家统计局宁波调查队的调查报告,七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有效果,66.1%的受访者认为与上次办事相比,办事方便程度有所好转;个人和单位办理领证类业务花费时间最短,仅1分钟左右。

    满意度,来自服务的点滴和细节。除了分3批次公布“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清单,我市还专门从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出发,编制了“宁波市民生事务一本通”,以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以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为视角,梳理整合“出生、上学、工作、结婚、退休”五个阶段所涵盖的259项审批服务事项,有效解决群众办事获取信息不便的问题。

    针对部分群众对相关部门业务不清楚、不了解的情况,市“12345”政务热线开通“最多跑一次”接听专席,为来电咨询群众提供明晰的政策业务指引,确保“最多跑一次”咨询和投诉建议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自2017年7月1日开通以来,短短数月就已接听热线1000多件。

    在宁海县桃源街道塘溪村旧城改造中,有些村民提出,家里有成年孩子,希望可以分户,但公安部门和国土部门拿出来的相关政策,却在“分房”和“分户”的先后顺序上出现了“打架”的情况。为此,宁海县审管办工作人员葛日立专门请来法律专家,找到相关依据,明确了先后顺序和条件,也为以后其他村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依据。

    “通过亲自跑、亲自做、换位思考,我确实体会到了基层老百姓办事的不易,政府部门还需要深入‘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对我而言,也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更加突出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群众。”葛日立所表达的,也是不少政府工作人员的心声。

    “‘最多跑一次’这项改革,是从群众和企业的改革获得感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一定要以优化服务为目标和导向,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将政府的各项改革落到实处。”市“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深化一窗受理 加快数据共享

    2017年10月,全市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会举行,会议总结回顾经验做法,同时对新任务和新要求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议强调,目前省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整体方案和目标要求都非常明确,宁波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基于一窗受理和数据共享”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加快整合和优化行政权力运行的“业务流”和“信息流”,不断完善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网上办”“就近办”的具体路径,努力实现全市域范围内的“全城通办”。

    具体来说,一是严格按照省级部门印发的事项指导目录、业务流程和办事指南做好比对规范工作,二是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三是加快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尤其是要推动以部门行政为核心向以老百姓和企业方便办事为核心转变,促进政府治理数字化和现代化。

    (黄合) 

    增强群众获得感

    “最多跑一次”,就是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2016年12月,“最多跑一次”在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最多跑一次”成为我省改革的一个“高频词”。

    到目前为止,宁波市本级已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413项,占相关部门办事事项总数的87.5%;区县(市)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平均约801项,占比达84.2%;梳理出按“一件事情”标准办理的事项111项,其中商事登记领域已形成36个“一事联办”标准和操作规程;编制了“宁波市民生事务一本通”,梳理整合259项审批服务事项;公布2批378项“全城通办”事项,涉及33个部门,占我市行政审批事项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过去这一年,我市各部门深化协同、集中攻坚,减前置、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间,让群众和企业办事“距离更近”“时间更短”,为他们带去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正如2017年11月18日光明日报刊发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所言:“‘最多跑一次’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王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