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日湖花园设置分类垃圾桶。 |
|
图为日湖花园垃圾分类宣传标识标语(徐欣 邵家艳 摄) |
每天早上7点多,家住江北日湖花园6号楼的周定康习惯性地下楼晨练,手里顺带拎上前一天家里的垃圾。一个绿色垃圾袋和一个黑色垃圾袋,分别投入了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黑色的其他垃圾桶里,动作十分娴熟。 作为推进“品质社区”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垃圾分类事关民生,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一大举措。几年前,全市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日湖花园作为全市试点小区先行开展。如今,小区内无论从垃圾袋的领取,垃圾的投放、收集、运输到处置,还是在居民习惯的培养上,都已形成了一个全链条垃圾分类管理体系。 本报记者 徐 欣 通讯员 邵家艳 王谢雪 化被动为主动 全民参与垃圾分类 像周定康这样拥有良好垃圾分类习惯的居民,在日湖花园里不算少数。“三年前,我们小区刚试行垃圾分类时,居民们都不知所措。”日湖花园物业公司负责人董灵回忆道。为了营造良好氛围,桃源社区联合小区物业想了很多法子,例如“积分兑换”等激励性举措,一户一张积分卡,每月1日,开展“瓶瓶罐罐回家日”及各类回收活动,积分可换得食用油、洗洁精等小礼品。“你看,塑料瓶每个1分,U盘2分,废灯泡则值3分。”董灵指着积分兑换说明,一开始,确实有不少居民冲着小礼品而来。 随着社区和物业组织居民观看《垃圾围城》等宣传片,每月定期举办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知识竞赛等,并在居民触手可及的地方,设置了分类的垃圾桶,上门分发了一绿一黑小垃圾桶,并在楼梯间、电梯里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标识标语,居民开始真正认识到垃圾分类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事关每家每户。 周美娣也是垃圾分类的高手,每次喝完牛奶,她都习惯性地将吸管和牛奶盒进行归类投放。“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我们不爱护,谁去爱护呢?”周美娣笑着说,她不仅自己做到垃圾分类,还把知识传递给身边人。 引入第三方组织 助力垃圾分类 身着“垃圾分类”字样马甲的志愿者,对于日湖花园的业主们而言,早已不陌生。一年多前,这些志愿者被选拔出来,不时走进居民家中,上门为居民发放厨余垃圾袋;有时候又出现在垃圾桶旁,指导居民准确投放…… “到目前,志愿者已经上门指导了上百次,从一开始比较密集地进入家家户户进行宣传与指导,到后期的一两个月去一次。”董灵说,曾有一段时间,每天一早一晚,志愿者们值守在垃圾桶前,一遍遍地告诉居民厨余垃圾扔绿色垃圾桶,其他垃圾扔黑色垃圾桶。如今,日湖花园485户业主垃圾分类参与率超90%,能准确做到垃圾分类的已超过了80%。 不仅如此,日湖花园还引入一家策划公司,在小区内的角角落落设置垃圾分类宣传画,以“小蚁哥”为形象进行设计,制作成宣传网格架、宣传画,或者在垃圾桶上设置宣传漫画,形象生动地向居民介绍垃圾到底该如何分类,哪类垃圾属于有害垃圾,哪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等知识,深受居民们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