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驰骋天山的宁波纤检人

——记市纤维检验所棉花公证检验小分队

市纤检所棉花公证检验小分队负责人严进根(右一)介绍公证检验流程。(俞永均 摄)

    本报记者 俞永均

    通讯员  甬志轩

    每年十月到次年二月是新疆最冷的时候,大雪更是一场接着一场下,室外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0℃。

    3个多月前,宁波市纤维检验所棉花公证检验小分队进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麻公司乌鲁木齐棉麻站。100天来,他们就在寒风刺骨的雪地里开展公证检验,过磅、扫码、抽样、测杂质、核对数据……

    有一种精神,叫“工匠精神”

    来自慈溪的90后小伙子龚汉伟,是小分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个。记者见到他时,原本稚嫩的双手布满了老茧,指甲磨得如刀片一般薄。“我的工作主要是进行棉花抽样,一个批次186包棉花需要在半小时内完成取样。”小龚边说边把右手用力伸进冰冷的棉花包中,熟练地掏出100多克样品,然后放进左手的尼龙袋里。

    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其实并不轻松。因为这些棉花包是由400吨打包机轧出来的,每包棉花重220多千克,在零下几摄氏度的露天徒手取样,没有专业水准很难办到。“刚到乌市时,每天有70多批次棉花待检,一整天‘捅’下来,右手几乎麻木了!”小龚说,但检验环节一环扣一环,“如果我不加快取样,就会出现‘棉花等人’现象。”

    市纤维检验所棉花公证检验小分队负责人严进根告诉记者,他们在新疆工作期间,有次在送往实验室的样品中发现一个样品部分有短绒等下脚料。为此,小分队对整垛186包棉花全部翻垛,逐个检查每一个扦样口,最终只有一个棉包表皮有少量垃圾棉。“我们是代表国家行使棉花质量监控,必须精益求精,尽最大努力把差错率降到零。”他斩钉截铁地说。

    有一种奉献,叫“舍小家为大家”

    去年9月28日,接到中国纤维检验局通知仅三天,市纤维检验所就派出小分队抵达乌鲁木齐。“新疆当地的新棉加工后都等着入库,通知就是‘军令’,一刻也不容耽搁。”严进根说。

    “宁波纤检小分队抵达第二天就投入工作了,早上9点来棉库,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一天干了人家两天的活。”聊起对宁波小分队的初印象,乌鲁木齐棉麻站总经理刘斌深有感触。

    相比往年,这次新疆监管棉公证检验抽样比例由10%调整到100%,也就是包包必检。三个多月来,小分队每天工作从早上9时到晚上8时,忙时加班到晚上11时,中午只有30分钟的吃饭时间。

    小分队领队严进根,最近四年有600多天在新疆、山东等地从事棉花检验公证工作。“因为我爱人在慈溪上班,10多年来,女儿一直寄宿在老师家,我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聊到女儿,这个堂堂七尺男儿哽咽了。

    母亲病重住院,远在千里之外的鲍先松常为不能尽孝自责;“把青春献给了棉花”的女孩唐吉,此次已是第三次入疆,去年错过了弟弟的婚礼;90后小伙子王玉林,孩子刚满一周岁,每天只能通过视频看一眼孩子……

    有一种坚持,叫“忘掉时间”

    新疆是全国棉花主产区,每年10月,中国纤维检验局都会抽调全国各地纤检人员进驻新疆,进行国储棉、监管棉的公正检验任务,时间跨度3至4个月。

    “全国100多个纤检所在新疆,我们是宁波援疆工作的一分子,必须赛出宁波风貌,无愧于两千多万新疆人民。”严进根表示。

    新疆昼夜温差大,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和风雪侵袭,不少队员皮肤出现了一块块红斑,脸上冻出的红肿像刀割一样痛。但与气候条件相比,单调乏味的公证检验对队员耐心的考验更大。

    “刚到乌鲁木齐第一周,我一度萌发了回去的念头。”龚汉伟回忆说,在每天像机器一样重复数千遍掏棉花样品后,去年10月5日下午,绝望情绪开始漫延,“当时感觉太阳一直不下山!”

    现在,小龚和他的伙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重复。“再坚持坚持,就可以回家了,这是我们相互之间的安慰。”严进根告诉记者,在小分队眼里,每天都是工作日,“大家忘记周几了。”

    “宁波小分队检测公正、公平,经他们之手的出库棉质量有保障,让我们‘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昌吉利华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常大伟点赞道。

    目前,新疆的棉花公证检验已经进入扫尾阶段。“鼓足干劲精神抖,不怕冰冻和寒流。雪花是我们朋友,我们坚持到最后。”老队员鲍先松的小诗《北疆感受》,道出了小分队共同的心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