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宾们在上海大众(宁波)基地首辆下线轿车上签字留念。(徐能 摄) |
|
全市首个能源类外资项目落户镇海。(镇海经合局供图) |
|
我市建立重大外资项目作战指挥中心。(商务委供图) |
|
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吉利控股集团成立领克合资公司签约仪式。(杭州湾新区管委会供图) |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何志超 “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地处“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的宁波历来就以开放而闻名。近40年来,宁波又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吸引外资、利用外资、发展外资方面,宁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外商投资总额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质量不断提高。 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备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555家,投资总额1621.4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909.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1亿美元。 看好宁波,投资宁波,500亿美元外资将助力“宁波号”破浪前行! 投资宁波,携手同行 改革开放之初,总设计师邓小平一句“把全世界的宁波帮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振奋了整个四明大地,也激荡了外资招引热忱。 1980年,我市引进第一个外商投资项目宁波东方电子有限公司,以5万美元的实际使用外资,揭开了“500亿”的鸿篇序幕。到1984年,我市共引进外资项目8个,实际利用外资21万美元。至此,我市引进外资实现了真正的起步。 1989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在北仑区投资设立了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开创了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波投资创业的先河。至1991年全市累计引进外资项目399个,合同利用外资6.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4亿美元,年均增幅56.8%。 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全市利用外资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1992年当年引进外商投资项目636个,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分别达到15.7亿美元和1.2亿美元。1992年至2001年10年间全市引进外资项目5409个,合同利用外资99.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9亿美元,年均增幅41.5%。其中,2001年当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06个,同比增长46.5%;合同利用外资19.5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74亿美元,占全省总数的25.1%,名列第一位。 此后,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特别是2001年后,受中国加入WTO及世界经济好转的积极影响,加之我市经济发展对外资的需求大大增强,使得我市引资规模出现强劲的增长态势。2002年当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一亿美元大关,至2007年全市引进外资项目6068个,合同利用外资239.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3.2亿美元,年均增幅19.2%。其中,2007年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分别是2001年前累计投资额的2.4倍和2.6倍。 与此同时,外资逐步向能源、交通、原材料和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迈进,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的工业化进程,外商投资工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8年的8.81%上升至2003年的16.22%。1998年到2003年期间,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对整个工业的贡献率达到30.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市利用外资开始进入转型调整阶段,“选资”“重质”成为各方共识。外商投资规模稳中有进,2017年底,实际利用外资突破500亿美元整数关口。外商投资领域继续拓展,服务业成为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2017年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达53.1%。 开放发展,共生共荣 开放是我市的最大优势,利用外资更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外商投资为我市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批对外开放的重大平台成为招引外资的宁波“磁石”。目前,全市有重点开发区域20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包括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5个(包括宁波保税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和宁波机场保税物流中心),省级经济开发区9个。2016年全市重点开发区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1亿元,占全市比重4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0.2亿元,占全市比重53.4%;实际利用外资27.1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60.2%。 外资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日本的三菱、住友来了,韩国的LG、三星来了,美国的康德乐、马士基、宝洁来了,德国的博世、大众来了,法国的标致、道达尔来了,荷兰的阿克苏·诺贝尔、利安德来了…… 57家境外“世界500强”群星璀璨,不约而同选择了宁波。它们共在我市投资127个项目(含分支机构),投资总额172.8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8.1亿美元,分别占全市比重10.7%、8.1%和11.6%。 产业带动作用凸显。外商投资在我市厚植了汽车整车制造、化学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城市综合体、外资银行等现代服务业,发挥了龙头带动和骨干支撑作用: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镇海区形成石化工业产业带;在慈溪经济技术开发区、鄞州区和宁海县形成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带;在鄞州区、海曙区和余姚市成为商业地产集聚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近40年的招引外资过程中,我市打造了一批具有对外品牌效应的重大平台,大幅提升了我市的国际影响力。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已连续举办19届,全省共签约项目3788个,协议利用外资695.12亿美元。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累计举办16届,共签约项目258个,总投资255.04亿美元,涉及地产开发、人才培养、教育合作和生态农业旅游等领域。举办近10次境外“宁波周”累计举行经贸洽谈和人文交流等活动200多场。同时,近两年举办的民营企业对接“世界500强”和甬台经贸交流活动也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开放,逐梦未来 “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利用外资将迎来新一轮关键机遇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综试区稳步推进,“大湾区”战略提速,自由贸易港建设探索启动,“中国制造2025”、跨境电商等国家试点成效显现,“这一切,都在呼唤高质量外资。”宁波商务委负责人表示。 外商投资是助推我市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市商务委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高外资质量和综合效益,我市将紧紧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坚持规模、质量和效益并举,坚持引资、引技和引智并重,力争到2025年左右推进外商投资迈向千亿美元新台阶,推动全市有效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 从领域看,我市将抓住国家进一步放开对外资准入限制和股比限制机遇,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做优存量,提升增量,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协同并进,聚焦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突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拓展金融、保险、债券、境外上市等现代服务业,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外商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外商投资企业转型升级。 从方式看,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将继续确立为引资目标,在龙头企业、配套产业和延链补链上狠下功夫,优化产业生态。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渠道和途径多样化,探索跨境并购、股权投资、海外上市、资本招商等多元化外商投资形式,形成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齐头并进的招商引资格局。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向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新模式转变,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从平台看,开发区的外资主平台作用将进一步确立。同时,加大开发区扩容增量提升与功能拓展提质工作力度,优化管理职能,提升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强化开发区已有的品牌效应、基础设施、产业集聚、人才队伍、要素保障和体制机制等优势,推动向专业化、高端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国别产业园建设力度,扩大外资企业集聚规模,形成一批外商投资集聚园区。精心组织实施“浙洽会”、境外“宁波周”和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等重大经贸活动,集聚综合资源,加大对接力度,提升活动实效。 从环境看,我市正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做到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推进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等配套设施建设。主动上门了解投资者诉求,协调有关部门提供精准服务,营造良好投资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及时调解外资企业纠纷,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一座城市的发展亦是如此。在新时代引领下,宁波将携手外资,自我革新,以实践推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让高端要素在本地积聚,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宁波的千亿美元外资梦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