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田园·乡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棕编传人张建林

张建林正在编织。(陈云松 摄)
张建林的棕编作品。

    在宁海县东大街,有一间古玩店。空闲时,店主张建林信手捻起两片棕榈叶,灵活的手指在叶间穿梭。三五分钟后,一只活灵活现的青蛙或是栩栩如生的蝴蝶从他手中闪现。这魔术般的一幕,让一些路过的学生大为惊叹,经常就赖在店里不肯走了。

    本报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陈云松 彭沐阳   

    张建林还有一个响当当的身份: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棕叶编织技艺的传承人,也是浙东地区的唯一传承人。棕编是传统手工技艺,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织。古时,许多农家的蒲扇、草鞋等生活用具皆由棕榈叶编织而成,但先人的创造力不局限于此,他们钻研编织各种自然形态,供孩童玩乐。“江南棕编与其他棕编不同,江南棕编以出神为上佳,而其他棕编则以出形为主。出神与出形,仅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境界却大不同。”张建林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从一名棕编爱好者成为棕编文化的传承者。

    张建林与棕编结缘,还有一个故事。早些年,他在广东珠海开古玩店。有一天早上,正要开门做生意时,看到门口围了一群人,一位老者倒在地上。张建林叫车把老人送到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老人出院后没地方可去,张建林干脆把他接到店里养病。交谈中,张建林得知老人来广东是为了寻找被拐的女儿,因体力不支才晕倒在地。对于张建林的悉心照顾,老人无以为报,主动提出要将祖上传下来的棕编手艺传授给他。老人让张建林找来几条棕榈叶,一会儿编出了一只神形兼具的动物。“造型特别逼真,和路边卖的完全不一样。”就这样,张建林慢慢喜欢上了这一门技艺。之后,他经常外出拜访老艺人,几经融合创新,技艺越发成熟稳健,作品生动传神。

    棕叶编织从选材、材料加工到后期精加工都十分讲究。棕编艺术的精髓是抓形,这要靠领悟和创造。张师傅介绍,棕叶编织的制作工艺复杂,先采摘颜色鲜亮、无疤痕的棕榈树叶,经过煮、晒、熏等程序,使棕丝白嫩柔软、色彩明快、能负重、不吸潮。艺人再通过穿刺、撒拉、折叠、穿插和打结等方法,将材料制作成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和昆虫的形象。最后进行修饰加工,使作品优美、栩栩如生。如今,张建林已经掌握了十字编法、缠绕编法、打扣编法、折叠编法、单肚编法、双肚编法6种编法。2011年,张建林的棕编绝技入选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棕编工艺品保存更久,张建林对棕榈叶进行改良。经过脱糖处理后编织而成的小鹿、丹顶鹤、蜈蚣、公鸡等作品,不但保存期延长,而且色彩也更逼真。

    棕编技艺入选非遗后,张建林经常受邀参加各个学校的讲座,并曾代表宁波参加义乌国际文化博览会,现场编织,引来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受邀参加了在河南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博览会,被授予人类杰出艺术家荣誉称号。作品《棕叶编织》在2014年第二届阿拉非遗汇中获得“优秀展示奖”。他还奔波于宁海、宁波、江苏等地的高校和中小学,推广棕编文化。

    “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棕编文化博物馆,展示棕编的历史、发展、制作手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棕编这项传统文化。”在张建林心中,棕编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