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1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精髓

新华社 发 程硕 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危险新考验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攻坚克难,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内核和灵魂主线,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旗帜。

    秦 强

    一、充分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也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始,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结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为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从内容关系上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灵魂主线。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依据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发展新变化,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现在面临的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情形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开头,揭示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跟其后,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兜底,彰显了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由此可以看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前提,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始终,三者共同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统一,共同统一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灵魂主线。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新“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衡量这两个阶段的目标任务最终实现的最根本标准仍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即在第一个阶段,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在第二个阶段,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因此,不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坚决打好的三场攻坚战,一个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得到人民认可、是否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全面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学习领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丰富内涵时,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拓展理论视野,从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四个层面来全面理解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类自身过得更美好。但人是又分政治阶级、社会阶层的,不同国家、不同政党在“为了谁”问题上的政治立场是不同的。因此,为了谁、由谁享有的问题,是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衡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性质的试金石。对我们党来说,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也是党的根本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政治合法性源自历史,是人心向背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因此,我们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决定了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取向。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但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后,改革并不是皆大欢喜、人人受益的“帕累托改进”,改革总是要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政治立场的选择,阻力重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担当和勇气,革故鼎新、涤除时弊,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坚决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形成了一大批改革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党的十九大又一次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进一步坚定了改革方向,再次强调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更加鲜明、价值目标更加集中。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是硬道理,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得改革发展真正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力度,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论是政治立场、改革取向,还是发展思想,最终都要落脚到具体工作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担当,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自觉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多个重要讲话,无一例外地都突出强调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例如,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在2014年1月7日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2016年5月17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通过这些重要讲话可以看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灵魂主线和核心主张。

    三、深刻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中,体现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具体实践之中。

    一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亿万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基本保障后,不仅对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享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期待。全面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必须深刻理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使命要求,明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目标任务是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魅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是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顶层设计,必然也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是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在新发展理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共享理念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目的上,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产品供给上,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发展环境,要全面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在分配机制上,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四是在党的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同时,党的十九大对党章也进行了修改,专门强调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在党的建设中也要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作者为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教研部副主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