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岩 《新京报》一份最新调查显示,55.2%的人在旅游过程中有被“宰”的经历;80%的人对最近发生的“雪乡宰客”坚决不能理解;66.1%的人认为之所以屡屡出现度假区“宰客”现象,是因为商家的心太黑(1月6日《新京报》)。 这个数字,把我吓了一跳。1万人中,就有超过5500人旅游时被宰。这个数字,真的触目惊心。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仅2017年国庆长假期间,国内的旅游人次就达6.63亿。如果55.2%的人曾经被宰,那就是3.65亿人次。谁被宰谁吃亏,谁被宰谁窝火,谁被宰谁不高兴。这不仅影响游客一路旅游的心情,而且会影响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然,被宰也有“大宰”“小宰”“明宰”“暗宰”之分。多花了几百元、几千元,算是“大宰”;只损失三五十元,则是“小宰”。“明宰”就是明明知道人家把价格提高了几倍,而你千里迢迢到这来了,急等着吃、急等着住、急等着玩,就只能伸出脖子,让人家“宰”。“暗宰”就是你根本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不知道这里的行情,人家报个价,你就接受了。事后才知道,白花了很多冤枉钱。 这几年旅游,我也有过多次被宰的经历。某城市的连锁宾馆,平日的价格是180元一个房间,可到了清明小长假,突然涨到440元。人家说,我们这里距离景点近,就靠节假日赚点钱,愿意住你就住,不愿意住你就走。可到别处,能便宜吗?咬咬牙,住了两个晚上,多花了520元。 还有一次跟着旅行团,大巴车司机问:“走高速还是走下道?如果走高速,每人再交10元钱。如果走下道,可能要晚几小时。”有什么办法呢?全车27个人,都只能乖乖地掏钱。10元钱算不了什么,但让人心里不舒服。我们报团的时候,谁也没说有这个收费。等出了城,上了路,你把命运交到人家手里的时候,再提出加钱,就容不得你不从。 旅游宰客的问题,为什么会这么多?有人说是商家心太黑,也有人说是游客人太傻。其实,逐利之心、暴富之心,人皆有之。同样几个菜,卖200元赚100元,卖400元赚300元,如果卖1000元,就可以赚900元。雪乡的问题,也是如此。虽然房间已经被预订,但眼看着价高一倍也有人住,就只能想办法把你赶走。 现在的问题,不是怎么骂商家心黑,也不是怎么讲自己委屈,而是如何控制和杜绝这种借用狡诈手段,侵犯游客利益的现象。我认为,其中最关键的症结,是民不举官不究。在旅游管理中,有一个词叫投诉。有人投诉,才有人处理。大投诉大处理,小投诉小处理,不投诉不处理。而所有曾经被宰过的人中,有几个曾经投诉?有的人是不知道到哪里投诉,有的人是觉得不值得投诉,还有的人是投诉遭到冷遇之后,便忍气吞声。因为投诉者少,宰客者的成功率便大大提高,胆子也越来越大。宰100次客,99次成功;100人宰客,99人没事。眼看着红花花的钞票滚滚而来,谁还不赶紧学点宰人招数。 这就需要当地的管理部门,本着对游客负责、对国家负责,也对不宰客商家负责的态度,主动出击。比如,可以经常派巡视组和暗访组去发现一些宰客线索,处理一些宰客商家,这样才能防患于初宰和未宰之时。怕只怕管理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诉不动,甚至诉也不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