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障碍康复患者渴望回归社会

“最后一公里”该如何打通?

休养员户外写生。
休养员画作。
休养员的手工作品。
休养员的衍纸作品。
底图为休养员种植的桔子丰收了。

    记者  王佳

    通讯员 梅薇 封平 文/摄

    发病时,他们必须去相对封闭的环境接受治疗。而病情稳定或康复后,他们很渴望再次回归社会、正常工作,这是精神障碍患者群体的真实写照。

    宁波一直尝试破解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回归社会”的难题。那么,在实践中,这从家庭或医院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该如何打通呢?

    模拟生活场景 把院区变成了“社区”

    说起精神病院,最先浮上人们脑海的,会是什么?

    日前,记者去宁波市精神病院采访,一进院区,就注意到了位于大门右侧的阳光超市,超市门前的黑板上写着新鲜甘蔗的促销信息,门内,日用品、零食、饮料……3名工作人员正忙着上货。

    “您要买点啥?我们新到了很多东西。”看见记者走进超市,其中一名店员立即停下手里的活,跑过来笑眯眯地打招呼。他姓王,是这家超市的“老板”。如果不是医院康复科的工作人员介绍,很难把这个表达清晰、笑容可掬的男人与精神病人联系起来。

    实际上,他确实是这里的休养员。多年前,他在自家镇上经营水果生意,后来因为劳累过度等原因产生幻觉,一度觉得周边人要加害于他,家人便将他送医治疗。因为其间有过反复,他被家人送到这里接受更为系统的康复治疗与训练。

    “精神康复的目标是全面康复,不仅要控制病理性症状,还要让他们真正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市精神病院院长陈亚萍说。

    如何助力这条“回归之路”?多年前,市精神病院在传统精神康复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医院与社区融合的模拟社会场景康复模式,在院内创设环境,建立“社区”,开出了超市、农场、画社、烘焙、手工、缝纫等模拟生活的场景和辅助就业岗位。

    “经过康复评估的患者,可以在田间地头劳作,可以在星空画室挥毫,也可以在烘焙房里烤面包……学着重新了解社情,学习各项生活、社交技能,提高自信。”陈亚萍说,休养员从事这些岗位,还能“赚取”一定薪酬。“尽管是一种‘过渡’康复形式,但我们尽力让这个院中‘社区’‘无限’接近社会。”

    根据康复评估和本人意愿,阳光超市由这位王先生负责经营,从进货、销售到盘账都由他主导完成。这些年,超市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王老板,我来取甘蔗。”“今早就备着了。”中午采访间隙,一名护士来取事先预定好的甘蔗,两人还就甘蔗的品质畅聊了一番。“在院区,我们倡导的是同伴关系。”康复科科长高爱菊说,在这里,他们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是共同创造价值的员工,也是我们康复团队中的盟友,“大家一起同行,离回归才能更近一步。”

    开发衍生产品 助燃信心和希望

    在星空画室,十几位休养员正专心致志地作画,画面的线条、色彩,极具个性和张力。

    “他们的作品,水准并不低。”据医务社工介绍,2017年7月,休养员创作的110余件作品在宁波博物馆展出,“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2009年,市精神病院将原生艺术引入精神康复领域,又在2016年邀请宁波文化志愿者来到医院给休养员提供指导,鼓励休养员自由表达内心世界。

    “这幅寥寥数笔的‘小鸡图’,自诞生以来,看到它的艺术师生们无一不喜,觉得画风幽默而天真。”医务社工王芳芳说,还有的画作,看似只是密密麻麻的线条,却令人惊艳。

    来自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的志愿者,选取了他们部分作品作为主体元素,进行再设计,开发出众多衍生产品。当日,在宁波博物馆展出的以他们画作为“图文”的靠垫、胸章、丝巾、手机套、雨伞、明信片等物品,得到了参观者的青睐。那一次“试水”义卖,卖出了5000余元。

    “我们将休养员创作的作品,和以他们的创作为主元素开发的产品,集合成系列,名曰‘心之语’。”陈亚萍说,届时,休养员回归社会后,若想从事网店等工作,可从中“借力”。

    记者发现,休养员的“作品”非常丰富,废彩票制作的工艺品、贝壳拼出的静物、细长纸条圈卷“组合”的装饰画、手刻的纸质青花瓷……一件件,颇具艺术性。

    “他们烘焙出的糕点,无论是卖相,还是口味,都已达到可销售的水准。”高爱菊说,园区的康复农场,在休养员的打理下,蔬果也是大丰收,光是橘子,去年就收获了近1500公斤。

    “去年,我们还学种美国紫薇、铁皮枫斗。”田间农作小组的组长老吴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位曾让家人“束手无策”的汉子,在农场作业中,学会了技能,更找回了自我。

    回归不是一蹴而就的,劳作与收获,助燃信心和希望;合作与互动,提升各项能力。现在,市精神病院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在建,据悉,院里已有了一个计划,新建大楼一层中的1000多平方米区域,用作模拟社会场景的场地,“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可以在这些工作室创作、实践;精选的作品可以出售,包括烘焙的糕点、种植的果蔬。”高爱菊说,一来方便周边居民,二来可以使休养员们更好地“成长”。

    真正回归依然艰难 期待更多的接纳和支持

    在精神病院康复科大楼里,老郑这位康复助理很受患者的爱戴,他甚至比大楼里的年轻社工还要了解这里的休养员,因为他自己就曾经是一名休养员。

    十几年前,老郑从部队退伍回老家,由于不适应突然的改变,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不仅成宿睡不着觉,情绪也异常激动。入院一两年,他渐渐缓过劲来,见病理性症状基本稳定,他出了院,还在老家一家公司谋了个保安的差事,生活慢慢走上了正轨。但“差异化”却还是体现出来了。“不知怎的,他们知道了我有精神病病史,后来我就丢了工作。”老郑说,“其实,那个时候,我真的已经完全正常了,很渴望融入大家。”

    之后,他还是回到了宁波市精神病院。“我不想出去了。在这里,谁也不会觉得谁不一样,我甚至还能帮助他们。”今年刚满50岁的老郑已经想好了,他要在康复助理的岗位上干到退休。

    “你看,这些病例症状已经稳定的休养员,几乎跟正常人一样,他们心态平稳,也不会突然犯病,但是社会大众对精神障碍患者还是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关注。”医务社工师说,尽管他们的“社区”越来越大,康复治疗也越来越成熟,但病人和真正的社会之间依然存在距离。

    康复科的医生们介绍,当下,现代医学模式正向着“生物——心理——社会”的“全人服务”推进。对于精神障碍人士而言,药物和心理治疗手段可帮助其疾病康复,但真正让他们改善社会功能,需要让其“走出家庭,融入社会”。

    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大众对精神疾病的病因仍存在误解。对于严重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45.4%的居民认为是患者“思想上的问题”造成的,很少比例的人认识到精神疾病是一类存在着生物学、遗传学基础的疾病,而归咎于个人主观的问题。

    2017年10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80%以上的县(市、区)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这让奋战在精神康复一线的工作人员非常振奋。

    “我们在院区建立‘社区’,模拟生活场景职业化康复训练,就是想先一步探索,让医院与社区之间更好地实现‘无缝对接’。”陈亚萍说,这些年,医院打造的康复平台得到了社会各方的支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力量关心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职业康复、潜能开发,让社会歧视早日消除。”

    延伸阅读

    上海为精神障碍者职业康复 提供“阳光实训基地”

    2016年,上海启动实施“牵手社会,与爱同行”职业康复实训基地。20余家企业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签约,承诺成为精神障碍者职业康复的“阳光实训基地”。

    签约企业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共同组建爱心慈善联盟,开发实训岗位,包括:仓库管理员、面包房员工、物业管理员、收银员、保洁等。在职业康复实训过程中,上海市、区县精神卫生中心的社工将筛选有就业需求和能力的精神障碍者,同时对企业岗位要求进行预估,完成双向“配对”。社工会连同精神科医护人员进行定期随访,为障碍者提供持续性就业跟进服务,最大程度保障其顺利踏上实训或工作岗位。(王佳) 

    新闻内存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加快推进

    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7年10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80%以上的县(市、区)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在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县(市、区),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基本建立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意见》指出,社区康复服务是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发展的社会服务。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坚持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的原则,补齐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短板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预防精神障碍患者致残致贫,有利于促进患者家庭减轻负担、精准脱贫、加快全面小康进程。

    《意见》明确,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要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需求为本、强化服务,统筹推进、分类指导为基本原则,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以促进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自理、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纳入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拓展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专业服务,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和科学布局,分类指导,精准发力。

    《意见》提出,要逐步打通医疗、康复服务循环梗阻。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社区康复资源数据共享与交换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强精神障碍治疗与康复资源的整合协调。支持家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构建社区支持网络,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巩固和增强家庭照护功能。健全服务管理机制,建立技术指导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王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