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党史·方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费德昭与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

红一师师部旧址

    滚滚钱江潮,坦坦三北地。就在这片红色热土上,88年前,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成立。师长费德昭,正是姚北坎墩人(今属慈溪市)。

    红一师成立后频频出击,屡获胜利,威震三北。浴血奋战的三个多月里,师长费德昭毁家纾难的家国情怀,战士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为浙东历史谱写了一首光辉赞歌。

    岁月无疆,英雄不朽。适逢费德昭诞辰140周年之际,位于慈溪坎墩街道坎东村的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师部旧址纪念馆即将开馆。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位师长的足迹,走进那段历史。

    陈小恒 王 佳        

    费德昭,字潜斋,化名昭洞。少时的他,从父读书识字,又喜学拳棒。16岁时,父亲病逝,为求一家生计,不得已而辍学,由母亲送其到油坊当学徒,满师后又转至一家亲戚开的米行当职员。

    其时,清政府假托立宪,余姚县城举办地方自治讲习所,费德昭矢志学习文化,日后报效祖国,遂弃商进讲习所学习。毕业后回到坎墩从事乡村教育,着手筹建保德小学,并被推为校董之一。他曾带头破除迷信,拆庵堂庙宇建校舍,并在宗族祠堂办起农民夜校。这在当时为不多见的新鲜事。

    1911年辛亥革命事起,费德昭对当时清政府的卖国媚外、腐朽无能和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十分痛恨,开始投身革命运动。

    这年,费德昭与当地名人杜天糜(杜鹏展)等相偕赴杭,与革命团体光复会取得联系,共举革命大义。他化名昭洞,招募家乡有识之士在沪秘密制造土炸弹运往前线,深受光复会首领陶成章器重。

    然而,中华民国成立不久,政权落入北洋军阀之手,陶成章遭暗杀。轰轰烈烈的革命遭此厄运,费德昭悲愤交集,几次欲报仇而未能如愿,遂退居乡里,埋头教育事业。

    费德昭整顿学校教育工作,先后出任保德小学、储德小学校长达10年之久。缘其为人正直,乐于济人扶危、排难解纷,深得当地群众推崇。1922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费德昭被推举为保德乡自治委员和余姚县议员。

    为了百姓,费德昭敢和地主、军阀斗。1923年秋,姚北连遭大雨,大批棉田受淹,盐坂被浸。百姓生活无着,政府官员却置若罔闻。灾民忍无可忍,结群去向廒商、蓬长要求救济,谁知官商不但不赈济灾民,反而唆使盐警向饥民开枪,由此激怒了群众,引起械斗。

    其时,费德昭正在县城开会,得此消息,星夜赶回坎墩,明言支持灾民斗争,他一面警告盐警不得胡作非为,一面呼吁各界、各乡联名向省政府致电,控诉廒商暴行,要求释放被捕灾民。这一斗争,历时半月,最后当局慑于众怒,又恐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不得不撤走盐警,释放被捕灾民。

    1926年,第一次国内革命迅猛发展,北伐军前锋进抵江浙。

    当时,盐场反动武装缉私营自恃拥有武力,一再捣乱和阻挠革命,缉捕革命志士。费德昭旗帜鲜明地站到工农革命一边,与中共党员竺清旦、国民党左派人士郭静唐等取得联系,把原姚北水巡队重新召集起来,并招募四乡勇士,配合革命斗争。

    1926年底,遵竺、郭之命,费德昭率领队伍夜袭相公殿缉私营,击毙缉私队长及盐警多名,缴获了部分武器。驻庵东缉私营闻风丧胆,仓促逃窜杭州湾。此后,根据竺、郭意见,费德昭在姚北建立革命武装——浙东人民自卫军,配合北伐革命。不久,军阀孙传芳从江西败退,企图据守浙江顽抗,加紧对革命力量的血腥镇压。窜匿海北的原庵东缉私营亦卷土重来,余姚城乡顿时一片白色恐怖,革命力量遭受挫折。

    1927年1月,费德昭重组浙东人民自卫军,2月18日,率自卫军80余人,袭击浒山警察所,缴获了一批武器,次日,又乘胜进袭余姚县城,城内、城郊群众纷纷赶往配合。其时,县长方允中已闻讯逃匿宁波,驻城武装无心抵抗,浙东人民自卫军顺利进驻姚城,从此结束了军阀政府在余姚的统治。国民党余姚县党部正式成立,浙东人民自卫军改编为余姚县纠察队,费德昭任队长,负责维持地方治安。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余姚形势逆变,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迫先后撤离余姚。费德昭率领纠察队武装继续坚持姚北。同年6月,省防军大批开到,敌我力量悬殊,费德昭知坚持无望,下令将队伍化整为零。6月29日,省防军到达坎墩,大肆搜捕。费德昭在群众掩护下虽免遭其难,然家里被洗劫一空,三子费永余亦被逮捕。次年,次子永禄被驻军杀害。费德昭只得带四子永思暂避上海。直至这年5月,省防军撤离姚北,才得以返乡。

    1930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计划在浙东三北地区组织武装起义,并派党员史济勋来余姚具体帮助指导。

    接受任务后,史济勋立即写信约费德昭赴上海会晤。费德昭接信后,当天即派四子费永思赶赴上海,二人相携而回。抵姚后,史济勋与中共余姚县委取得联系,传达了中央决议精神。县委决定由洪传扃(县委副书记)、胡尧田(县委委员)前往坎墩,协助史、费组织暴动,朱亚之(县委书记)等坚持姚城,负责情报和物资供应。

    史、洪来到坎墩费家,费德昭已由永思告知赴沪情况,向史、洪表示赞同暴动。不顾亲友的劝阻,他一面邀集施若愚等大革命时期的战友来姚汇合,一面招纳旧部,积极进行暴动准备。与此同时,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派罗希三、王连英、徐云千等携少量枪支、经费抵达坎墩,协助暴动。

    8月,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接到史济勋等关于姚北武装大暴动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派代表带镰刀斧头图案的军旗一面到达坎墩,以总行动委员会的名义宣布这支队伍为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费德昭为师长,史济勋为党代表,洪传扃为政治部主任。

    红一师下辖两营,计100余人,长枪40余支,短枪若干,师部设于坎墩六灶庵。为了扩大武装,补充枪支弹药,红一师在党的领导下曾两次袭击姚西黄家埠、慈西蜀山蔡宅的地主武装。

    凭着多年带兵经验,费德昭白天将部队隐蔽于旷野,夜间出入村市。他曾将队伍拉到宁波郊区三七市、二六市等地进攻警察所。未及二月,红一师活动遍及宁波市郊及余姚、慈溪、镇海三县的北部地区,军威日增。

    红一师日益频繁的军事行动和宣传活动,使地主、劣绅恐慌异常。反动当局急忙搬兵镇压。

    面对强敌,费德昭率领红一师声东击西,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转战鄞西;又成功地袭击了黄古林警察所,缴获长、短枪多支,致使保安军第六团陈鹏举营不敢轻举妄动。

    红一师在艰难环境中坚持月余,时值10月深秋,气候日转寒冷,加之作物收尽,旷野已无藏身之地,活动日趋艰难。为保存力量,红一师决定暂缓暴动。红军战士疏散,枪支弹药分头隐藏,目标大的人员暂时退避上海。

    费德昭变卖家产资助史济勋、洪传扃等党的领导人先行离姚去沪,然后自己也携家眷避居上海。

    1931年6月29日,费德昭在上海法租界双桂里寓所被捕,先被羁押“法公廨”月余。之后,浙江省反动当局买通帝国主义,将他引渡到浙江,囚禁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

    在狱中,费德昭遭到严刑审讯,坚贞不屈。身陷牢狱的他,不忘斗争,两次发动难友越狱,但因事泄而未成。

    余姚群众闻悉费德昭被囚,纷纷签名请求保释。姚北四十村闾长联名呈请当局,表示愿以身家性命为之担保;绍兴等七邑旅沪同乡会也电请省府,要求保释,并募款筹集援助资金。这段往事,刊载在1931年7月24日的《申报》上。

    然而,反动当局不允交保,并将费德昭判处死刑。1932年6月25日下午2时,费德昭被枪杀于浙江陆军监狱,时年56岁。

    浙东工农红军第一师的暴动虽然失败了,但为20世纪40年代中共领导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在浙东开展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