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中的工匠是古代宁波手工业、建筑业等发展的主要实施者,也是技术创新的承载者。尚存四明大地甚至海外的各类雕刻、家具以及桥梁、祠庙、民居等,凝聚着历代匠人匠心的接续与传承。 在宁波旧志中,有工匠分类的记载,如乾道志《重修朝宗石碶记》记有石工、铁工、木工;开庆《四明续志》有药工、石工、军工、民工之分;民国《鄞县通志》“博物志”乙编“工艺制造品之部”记载了除机械土木之外“甬上百工”情况。亦有名工匠事迹的记述,延祐《四明志》卷第十六“释道考上”,“在城寺院”“天宁寺”目记录北宋建隆年间,工人王百艺“极雕刻之巧”,作品神妙处,“鼠雀不敢近”。 那时的“工匠精神”,旧志中着墨颇多。开庆志卷一“讲义”归纳工匠行业的特点,强调“工”因“有售否”,与“农”“商”均受制于“天”“人”两个主客观条件。而甬匠特别重视工艺上的“精兜巧雕”,追求精益求精,同时“义利兼顾”。宁波老话讲“木匠不用学,榫头拷准足”,木工活最难的是做榫头。民国志载有“小木作”目,记有“甬匠于斗榫一项犹能守古法,近年外埠匠人竞仿欧制率舍榫而用钉,工事虽较便利而成器不固,独甬匠能不趋时贪便有可称者”。 近年来研究表明,古代宁波工匠远渡重洋赴日本等地利用家乡石材开凿了一批具有唐韵宋风的石狮、石塔、造像等,成为“东方文明之都”的历史见证。 (高曙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