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莉波在民宿的活动室里练字。(记者 余建文 摄) |
雨后,氤氲的雾气将整个山林笼罩起来。从横溪松石岭古道往上,在能见度不到10米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开了近一个小时,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终于看到“逐野山居”的身影了。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郑 拓 “逐野山居”是家乡村民宿,因为有最美风车公路相伴,加上自身的高颜值,在宁波的民宿圈里粉丝众多。主人俞莉波端来一只小炭炉,农家煨年糕的香气,温暖的炉火,顿时驱走冬日的湿寒。 “90后”的俞莉波,第一感觉是那种乖巧的邻家女孩。“开民宿,其实是个美丽的意外”,她笑着说。“逐野山居”的这块地,以前是陈婆岙小学所在地,当年小俞的父母都在这里上过学。后来学校停办,被村里改作仓库。小俞一家虽说早就搬到山下的横溪镇居住,但俞家夫妇对此地感情很深,每年总要回来几次看看。俞爸爸开了间小酒坊,用传统工艺酿造高粱酒,2016年年初打算租下这块地用来酿酒。“镇里要发展乡村旅游,这里风景这么好,用来做酒可惜了,不如开家家庭民宿吧?”村领导的这个提议,一下子让俞莉波心动了。 现在,很多人一说到开民宿,总不免将“诗与远方”挂在嘴上,乡村情怀成了某种标配的情调“标签”。但俞莉波却直白地说,“什么情怀、乡愁的,我没想那么多。只是按着自己的性子来,觉得可以做,就想办法把它做好”。 率性而为凸显了俞莉波“90后”的性格。小俞大学读的是金融,本可以顺利地进入银行当一名白领。毕业前,她到银行实习了仅5天,就“辞职”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不适合我”。其实,小俞颇有生意头脑,五六年前便试水做微商,大学毕业后,她的网上生意依然很不错,“养活自己没问题”。 对于女儿的“叛逆”,俞爸爸表现得非常大度,“女儿有喜欢做的事,我们就支持她。”但从网上卖衣服转到开民宿,可谓天差地别,没想到俞莉波却无师自通,“建筑师”也干得有模有样。她告诉笔者,自己去过的地方不多,更没去实地考察过一处民宿,“逐野山居”的设计完全是她从网上找资料自学的,看到有中意的设计就拿过来用,一块块拼接而成。俞爸爸找来施工队,父女俩负责监工施工,俞妈妈给工人做饭。从前年秋天开工算起,经历了整整一年,一个美丽的乡村民宿从图纸变为现实。 “之前,我对装修一窍不通,造房子完全是一点一滴摸索,没有图纸,就现场与工人沟通”。建房用的材料,很多是小俞开车一趟趟从山下运回来的,小院子的石子墙是俞爸爸一块块堆砌上去的。新落成的“逐野山居”共有5间客房,餐厅、活动室等一应俱全,里面还特意保留了当年的教室黑板,很有年代感。整栋房子里的硬装、软装,小到一扇窗、一个烛台,都是小俞精心设计布置的。而最受客人欢迎的是院子里的观景平台,傍晚时分,闲坐院中,落日余晖中,连绵的山脊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构成绝美的风景。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俞莉波曾经梦想要开一家咖啡馆,但现在,她已经沉醉在一家人用心用情打造的乡村生活里。去年10月起,“逐野山居”开始试营业,全家分工协作,小俞通过朋友圈联系、接待客人,父母准备农家菜,打扫房间、院落。“去年春天起,风车公路一下子成了网红。民宿刚一开张,客人纷至沓来”。短短三个多月,这家乡村民宿的营业额就做到了近30万元,俞莉波连说“没想到”。 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俞莉波喜欢城市生活,闲下来时,和朋友一起逛街,寻找美食。而乡野的宁静、安闲,又给了慢性子的她一种自由的心境,让她很享受。“开办民宿,做好服务是第一位”,俞莉波十分清楚经营家庭民宿的难点所在。山上地处偏远,又只有移动信号,碰上不熟悉路线的客人,得不厌其烦地提前帮忙做好线路规划和导航工作,有时甚至要下山去接。 在这块小小的“试验田”里,俞莉波编织着自己的乡村创业梦。“创业不能空谈理想,我得先想着尽快把投入的资金赚回来,现在开头还不错”,天性乐观的小俞说,到今年春天,民宿所有设施都能做好,会更加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