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国荣为中学生上剪纸课。 (陈朝霞 摄) |
近日,在海曙区外国语学校,今年74岁的沈国荣手握剪刀,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纸。很快,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应运而生,孩子们眼里充满了惊喜。 本报记者 陈朝霞 通讯员 沈晨舒 庄 景 沈国荣是望春街道新星社区有着9年剪龄的“一把刀”。退休后,他发挥自己的特长,牵头组建社区剪纸班、辖区海曙外国语学校剪纸兴趣班,将社区爱好剪纸的老少组织起来,让社区文化氛围日益活跃。“有句话叫‘艺术使人年轻’,能把技艺用到社区,帮助别人也帮助自己。每天在欢乐中度过,大家开心我也开心。”沈国荣笑着说。 说起剪纸情缘,沈国荣说:“是热爱和坚持练就了这一手艺。”退休后,在老年大学报名时,他随意地报了剪纸班,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爱上了这项中华传统文化技艺,每天至少花4小时学习和练习剪纸。 那段时间,只要天气适宜,沈国荣会将他的“工作台”搬到小区的小凉亭里,边乘凉边剪纸,剪出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花鸟虫鱼等各类剪纸,送给周边乘凉的居民及小朋友们。每天,有人早早等在凉亭围观,成了他的“粉丝”。有人开玩笑地称呼他“剪纸老顽童”。 2012年暑假,沈国荣陪着孙子来社区暑期实践活动报到。当时他被社区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所吸引,想起了自己的剪纸“绝活”,很热心地说:“如果有需要,我非常愿意来社区做志愿者”。他还特地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剪纸作品,并对社工认真讲述了自己的授课方案。于是,每年社区寒暑假活动安排中,沈国荣的剪纸课榜上有名,他被青少年亲切地称为“剪纸爷爷”。 2016年5月,海曙外国语学校有意请老师为学生教授剪纸技艺,沈国荣听说后,第一时间找到社区,表示自己愿意免费为孩子们上课。于是,从去年开始每周五下午,沈国荣的剪纸拓展课在海曙外国语学校开启,至今有近百名学生顺利“结业”。“结业”的孩子们说,从沈老师处不仅学到了剪纸技术,还学到了“四心”:爱心、专心、恒心和耐心。 沈国荣的剪纸小到花花草草,大到名山河川,种类较多。2017年10月,沈国荣专门创作了《十九大召开》《喜迎十九大召开》《爱国》《庆祝建党96周年》四幅剪纸作品,献给党的十九大。 如今,沈国荣自己创作的作品有40余幅,临摹作品有600余幅,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展示活动,曾获得宁波市第一届工艺美术节老年组一等奖、海曙区文化馆工艺美术展览二、三等奖等诸多荣誉。他带领的社区剪纸队也广泛参与各类社区活动,开展公益培训,不但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辖区的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