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浩出版三联书店日期2017年9月 每个人都有姓名,人际交往首先要考虑如何称呼对方,关于这一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在西方人眼中,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但在中国人看来,名字不只是简单的符号,还寄托了父母的期待、个人的志趣等。怎样恰当地称呼彼此,成了与人打交道的重要问题。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明志,斋室寄情。姓、名、字、号、室名、郡望、堂号等,构成了中国人复杂的称谓体系。那些简单的汉字符号,堪称识别性标志,将深厚的社会生活积淀、浓缩,彰显了当时的审美追求与风尚,极富历史内涵。《流声》通过对我国姓名学史料的搜集提炼,挖掘姓名产生的时空背景及其所蕴含的命名心理,探讨姓名与历史传统、社会习俗及文化心理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述姓名的象征性、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和变迁性,以此勾勒出中国姓名学大观。本书典雅精致,在梳理错综复杂的史料的同时,追溯命名方式,探寻文化元素,描述的内容皆有所本。书中还穿插了许多逸闻趣事,娓娓道来,带给读者意外的惊喜。 本书的书名也值得咀嚼。“流声”一词大有来历,如曹植《玄畅赋》云:“逸千载而流声,超遗黎而度俗。”《文心雕龙》称:“独步当时,流声后代。”其中的深意早已超越“徽声”“留声”,难怪作者选用“流声”作为书名。 (推荐书友:戴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