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峰 鄞州记者站 杨 磊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踊跃发声,积极为民履职;旁听公民议政犀利,句句剑指难题。记者梳理了部分代表委员提交的建议和提案,并且参加了旁听公民座谈会,发现场内与场外心意相通,所述话题很有“默契”。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大家的心是一致的——一切为了家乡更美好! “人才”,无疑是今年两会期间最热词汇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人才强市”“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围绕这一主题,不少代表委员提交了相关的建议与提案,“跳”出宁波,把脉宁波。比如,市人大代表张飞忠提交了“关于抢夺顶尖人才助推宁波‘名城名都’建设的建议”。他分析了我市人才发展现状以及背后存在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之策。在建议中,他特别强调要有“大视野”,要以“一带一路”建设、“1+16”中国-中东欧构架合作机制为契机,从外部“挖”人才。 这样的精彩建言还有不少。比如,市政协委员李仲歧提交的提案名为“关于优化宁波‘一带一路’人才环境的建议”。他强调要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撑。还有阮殿波委员提交的“关于设立智能制造专业,培养不同层次人才,支撑‘中国制造2025’的建议”;毛磊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强校企合作,为鄞州区智能制造积聚多层次人才的建议”…… 在人大与政协举行的旁听公民座谈会,这一话题也被频繁提起,而且专业性、针对性很强。比如,来自宁波大学质谱技术与应用研究院的俞建成提出,要建立一种体制机制,出台一些政策,激发现有科研院所人员参与引才的积极性,为宁波引进更多紧贴实际需求的优秀人才;来自市社科院的丁乐以调研数据为佐证,介绍了我市人才流失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之策。 还有不少“重复性”较高的话题。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市人大代表胡震珍认为,当前家庭教育的功利化日益严重,一些家长过度看重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对孩子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建议把构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列入下一个年度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也有旁听公民提到了这一问题,建议“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制化发展轨道,制定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早期性、终身性、独特性作用”。 还有“民宿经济”的话题,记者发现,不少代表委员提到了这个事,而旁听的公民也不甘落后,纷纷就此建言献策。 此外,涉及养老、医疗、交通出行、垃圾分类、厕所革命、预防金融犯罪等话题,都在场内与场外掀起了“风暴”。情字在心中,万事好沟通,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大家都在积极建言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