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林 海 “在共享单车的时代,自行车运动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将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特点。”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自行车运动专家吴晓军,他以近20年的运动和办赛经历,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说起自己当年投身自行车运动的经历,吴晓军说:“2000年12月我们4个自行车发烧友在当时宁波日报体育部的支持下,一起骑车到北京支持申奥,在宁波乃至国内传为佳话。”2002年5月,吴晓军等人又应邀参加省运会,取得1金11银1铜的好成绩。2002年,吴晓军出任宁波市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经过15年发展,宁波的自行车运动取得了省内外瞩目的业绩,协会先后两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体育社团。 说起自行车运动在宁波的发展,吴晓军如数家珍:2005年3月,协会在奉化的里村举办了爬坡王挑战赛。“宁波多山多水的特点很适合举办自行车爬坡类比赛,安全性高,成本也低。” 2007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吴晓军结识了章水镇和鄞州区旅游局负责人,结合杖锡樱花节的举行他们承办了山地自行车比赛,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至今,连续举办10届的杖锡樱花节自行车赛成为省内仅有的两项坚持举行10年以上的比赛。 2008年,协会在奉化大堰的箭岭村举办了华东山地车邀请赛,此次办赛经历成为他们2013年承办两站全国自行车冠军赛的重要条件。“正是通过那次比赛,我们有了修整比赛场地的经验。 除了举办比赛,吴晓军还利用个人特长,开发了一套专门用于自行车比赛的终点成绩统计系统。2014年后该系统在自行车赛中大规模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办赛效率,受到了比赛组织者的好评。从此,吴晓军成为省内自行车比赛的热门人物,他经常应邀担任省级比赛的副裁判长和裁判长,他的团队也随之走遍了省内的各个自行车比赛赛场。 为了推动群众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吴晓军等人还策划举办了“样板坡”自行车赛,与海天集团合办北仑茅洋山自行车赛,在业内产生了较大反响。更具创新意义的是,2017年他们策划了一场在高架桥未通车路段的夜间自行车赛。 近几年,随着城市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迅猛发展,对自行车运动产生了较大影响:自行车店不断关闭,生产厂家经营艰难,作为通勤车的自行车和运动型自行车的分野日益明显,车友也随之流失。面对此种情况,吴晓军等人积极筹划,向海南省自行车运动协会等组织取经,探索自行车长途旅行、慢骑、亲子活动等不同形式的休闲自行车运动模式。吴晓军表示,自行车运动是一项适合男女老少参与的休闲运动,国外就有百岁老人骑自行车的新闻报道。“希望我自己以后老了还有骑自行车旅行的兴趣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