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夫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不仅第一次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步走”时间表,而且在首次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布局中,将“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置于“七条道路”之首。城乡融合发展强调的是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联动,一方面运用城市资源要素、产业辐射等能量带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导引公共与社会资源优先向农村投入与聚集;一方面要对标城市,补充农村短板,另一方面要在诸如宜居质量、环境改良等部位超越城市,形成乡村新的吸引力。城乡融合就是要彻底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就是要形成乡村与城市竞相繁荣兴旺的格局。未来的农业不仅可供我们食物,也会给我们提供农田景观、农家乐趣、稼穑教育以及各种创意产品;未来的农村不仅是农产品生产地,还承载着维护自然肌理的生态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未来的乡村不仅是农民的聚居之地,也是城市市民休闲与常住的理想场所。 城乡融合的核心是要素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土地资源再配置而形成的融合。基本路径是,立足于土地“三权”(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置,农民将土地经营权让渡给城市工商企业,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工场与农业工人,前者通过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获取利润,后者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红,二者由此生成非常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市场竞争力,农业工场会千方百计地进行品种与技术改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得以做优做强。 城乡融合并不是乡村振兴的应急之策,而是一项长远之举。为此,必须将城市公共资源的投资建设与治理方式引入农村。 一方面,要通过国家财政投入全面而深度地整治农业面污染、工业“三废”污染以及人畜生活污染,加快补齐目前4万多个乡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几乎空白的“短板”,由此可以采取财政补贴、资源价格折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 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除了继续加大对农村的自来水、下水管道、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是健全与强化农村医疗救助与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力争形成一村(行政村)一医院、一镇一养老院的供给格局,同时实现医疗、养老等各种社会保障资源的城乡联网。 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都市人群向农村流动与居住,也才能导引更多的返乡人员重归乡村创业兴家,商业要素与产业资本也能获得永久留在农村的生活土壤。 (作者为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