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钱湖作家协会 郑德智 我还清晰地记得,2017年11月20日,《宁波日报》副刊的编辑老师到访东钱湖文化中心,东钱湖文联秘书处召集作家协会、书画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主要负责人开会。会上编辑老师告诉大家,说报社安排把2017年12月的“文艺擂台”专版给东钱湖文联,要求作协担纲。作为作协负责人,我既高兴又倍感压力巨大。我们一个乡镇建制为基础人口的作家协会,有一定知名度的称得上作家的会员凤毛麟角,何以担此大任?但是我坚信事在人为,正好以此为契机,在东钱湖上下刷一下东钱湖作协的存在感,证明一下会员的实力。 得知消息,老、中、青三代会员代表集结起来共商此事。会员们表示,《宁波日报》面向全大市,向来稿源充沛,普通写作爱好者,想要在《宁波日报》上发表文章,不敢奢望。这次的“擂台”花落东钱湖,体现了党报的亲民作风。大家一致认为,一个体量为乡镇级的旅游度假区要与行政区县(市)在文艺擂台上一决高下,是一个难得的展现实力的良机,大家要摈弃畏惧,振奋精神,积极应赛。会员们达成共识,确定一个中心:即以东钱湖特色为中心。确定一个基础:即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广泛发动,择优推荐,未被宁波日报社采用的稿件和未获本会推荐的优秀稿件,均作为下一年度的本会合订本的备选稿。 征稿过程非常顺利。青年才俊王宇、名誉会员钱利娜发来了优秀诗作;湖上耆老、87岁高龄的金绍文先生投来了古体诗,客居湖外的东钱湖人郑传杰和沈小宝送来了佳文。更有戴良维、文卜子、曾红波、俞珠飞、吴富棠、李蓓莉等骨干写手的新作,远在杭州读书的忻琪颖等也邮来了作品。许多从未向《宁波日报》投过稿件的会员,也跃跃欲试,争取在擂台赛上一展风采。 12月22日,《宁波日报》整整两个大版,图文并茂地刊登了本区作者的作品。这些诗赋、散文,形式活泼,内容新颖,情真意切,可谓古韵新生,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东钱湖得天独厚的魅力。当天我还收到报社编辑老师打来的祝贺电话,说东钱湖的“压轴戏”演得非常出色。 之后,我们又把东钱湖专版的电子版作了公号推送,向更多没有订阅《宁波日报》的人群传达喜讯,环湖上下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很多市民表示始料不及,他们才知道原来东钱湖也有文联,也有作协,而且作品的质量居然可以与区县(市)相媲美。这次文艺擂台赛激发了当地许多写作爱好者的写作热情,有居住在东钱湖而工作在外镇的文学爱好者,也有居住在外镇而工作在东钱湖的文学爱好者,找到东钱湖作协,来咨询加入东钱湖作协所需的条件。也有一些疏于笔耕的老会员带着新文旧作过来,建议办个会刊,他们说这样的话不能刊登在《宁波日报》上的文章,就可以发表在自己的会刊上。总之他们开始“觊觎”起《宁波日报》的版面了。 在新生代云集的校园里,也泛起了涟漪。东钱湖中学表示培育写作高手要从娃娃抓起,在报刊上发表作文,是一种非常好的语文教学模式。12月25日,由东钱湖作协牵线搭桥,该校邀请全国作协会员、我市知名青年作家徐海蛟开设文学讲座和作文辅导,反响热烈。 当初东钱湖作协成立伊始,幸得会员赏识,推选我为主席,我虽踌躇满志,然自觉理科出身,文学才浅,唯恐难当大任,承蒙文联领导悉心指教,一众会员鼎力协助,今次更受宁波日报青睐,使我作协绽放光彩。心海扬波,感慨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