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美丽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2月28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慈溪旦苑社区: 精细化服务打造幸福社区

图为“许医生健康服务队”的志愿者为老人测量血压。(陈章升 徐青 摄)

    榔头、扳手等小五金工具,打气筒、雨伞、针线包等日常生活用品……在慈溪市古塘街道旦苑社区,每个小区的门岗处都有一个“便民百宝箱”。自行车车胎没气了,下雨天忘带雨伞,生活中那些细小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居民们都能在这个“百宝箱”里找到解决的办法。“别看里面的东西不太起眼,关键时候能帮上大忙!”居民李先生对这项便民服务称赞道。

    小小的“便民百宝箱”,折射出旦苑社区精细化的治理服务体系。近年来,该社区以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的“三社联动”为基础,打造集个性化服务需求、专业化服务团队、精细化服务品质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用服务赢得了居民口碑。

    本报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孙佳韵 奕碧琼

    搭建七大为民服务平台

    像“便民百宝箱”这样的为民服务平台在旦苑社区共有7个,涉及就业、医疗、扶贫帮困、志愿者服务等方面。一位社区干部说:“一些下岗在家的居民通过就业服务平台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医疗服务平台,为居民们建立了健康档案;150多名退休人员通过老年人服务平台,为共建文明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在旦苑社区办公楼一楼的便民服务大厅,居民们可以就近享受到家政、水电维修等20大类200多个项目的服务。遇到劳动保障、城管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问题,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也会及时提供帮助。“以前,请个钟点工打扫卫生,或是需要电器维修,我要花不少时间找人帮忙。现在,只要打个电话到便民服务大厅就能搞定。”社区居民王女士说。

    在旦苑社区,人人都是社区事务的参与者,有事论事,共同商议。在“小区业委会+社区干部、社区义工、物业公司”的“1+3”治理模式基础上,还将社区公约纳入小区治理范畴内,深化了治理内涵。

    “以前,因为小区公寓阳台面积有限,居民们想要晒衣被很不方便。”嘉和一期业委会负责人告诉笔者,“去年,业委会召开会议定方案,交由小区业主代表大会商议,通过后再向全体业主公示。现在,小区里不仅有专门的晾晒区域,还有固定的晒衣被架子,这一曾经困扰居民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开启“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旦苑社区开启了“互联网+社区服务”模式。“宣传惠民政策、开展互动交流,把平台建在网上,把服务连在线上。”旦苑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君益说,“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强化线下管理,划分组织网格,延伸服务触角,有效拉近了社工、党员与居民的互动联系和零距离服务。重大事项‘五议制’、大厅服务‘标准制’、监督评议‘阳光制’等制度,更是促进了社区工作的高效化、实效化、长效化。”

    平时,居民会登录社区的QQ群和微信群,了解社区信息,与社区干部进行在线交流。“本周日有健康教育讲座,欢迎感兴趣的居民前往听课……”日前,居民陈先生收到了社区微信群里发出的一则活动通知,“现在,我和社区干部经常在网上聊天。社区有活动,拿出手机一看便知。大家有问题要反映,就给社区干部在网上留个言;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网上报个名。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近年来,旦苑社区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形成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项目,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其中,“聚艺亭”为居民带去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艺演出;“和议轩”纠纷调解服务队充当“老娘舅”角色,为居民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

    “服务是社区建设永恒的主题,是搭建社区与居民桥梁的基础。”黄君益表示,“社区服务要精细化,更要接地气。只有这样,居民们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升,社区才能更加和谐。”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