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3月0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贵在“通透”

    虞舜客           

    清代的《先正读书诀》中,选录了朱子的一段话:“十事格得九事通透,一事未通透不妨;一事只格得九分,一分不透最不可。”意为宁可十件事只搞明白九件,千万不能一件事只知晓九分。读书为何要这般强调?原因很简单,因为“搞明白九件”,充其量只是留下“一件不明白”的遗憾,若“一件事只知晓九分”,那么就很有可能因为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导致歪曲事理,最终对这件事处于不明不白的尴尬境地。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写过一篇《瓮与缸》,印证了读书贵在“通透”的意义:司马光砸缸妇孺皆知,后来读《宋史·司马光传》,关于“砸缸”,写的是“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说的是瓮未说缸。中国文字严谨,缸与瓮区别明显,收口为瓮,敞口为缸,为此他得出结论,其实众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应该是司马光砸瓮。

    “通透”读书,要下笨功夫。读书是为了从书本中学知识、学文化、学技能。如果没有认真读书,只是浮光掠影、隔靴搔痒,那就达不到增长知识、扩大见识、提升本领的目的。只有下笨功夫,脚踏实地地读,聚精会神地读,持之以恒地读,方能有所领会,有所积累,有所长进。朱光潜先生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口诵心惟,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尤其对于一些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以及经典著作中的经典章节、经典片段、经典之句,我们不妨花点功夫将其背诵下来,以求达到孔子所倡导的“默而知之”的境界。据说当年西南联大的温德教授,能够背诵莎士比亚的全部戏剧,且能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表现剧中每个人物。由此可见,他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从中他也一定获益匪浅。借此授课,对于台下学生来说,更是一种享受了。

    “通透”读书,讲究质疑和探究。南宋学者李侗提出,“凡遇一事,即当且就此事反复推寻,以究其理”。是的,初读找不到“理”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勇于质疑,善于思考,反复推寻,以究其理。比如,古书里有一种特殊的计数方法,就是将一小一大两个数字组成一个复合数字时,通常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几十,而是几到十。作家韩石山提出,战国时秦国坑杀赵降卒四十万,很有可能是四至十万,这样的质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再比如,面对同一内容的阅读,我们不妨选读与之有关的不同作者的书籍,以便透过多种视角,全面辩证地掌握其本质所在;读某一个作者的书籍,既要读他当下出版的,但也不妨读读他先前出版的,全方位地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脉搏、创作规律,才能真正读懂读透其人其书。

    “通透”读书,还得越界而读、坚持杂读。这里所说的杂读,是求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效果。《文汇报》曾报道过,联合国总部大楼里展示的马赛克画《黄金定律》上有一句英语,意思是“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这句话常被国人理解为是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过去的。但其真正的出处其实是《圣经》里,原话与画中英语高度一致。如果我们因其内容差不多,片面强调这是孔子名言,不仅是读书不明就里的表现,也容易贻笑大方。如果阅读面够宽,对《圣经》有所涉猎,类似的笑话就可以避免。

    “通透”读书,最忌借口“一目十行”,一味求速冒进。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攻城略地,长驱直入”,获取信息很快,效率很高,实则“其进锐者,其退速”,因为读得稀里糊涂、如坠雾中。没有质量又哪有速度可言?诚如《先正读书诀》所解释的那样,“这一件理会未透,又理会第二件,第二件又理会未得,又理会第三件,恁地终身,不得长进”。读书人必须懂得这样一个常识:读书求快,务须实事求是,能快则快,不能快就慢慢来,因为有时慢也是快,慢中孕育着快,这就是读书的辩证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