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锡逊 最近我又翻开了文物出版社1975年12月出版的影印本《元刊梦溪笔谈》,这是我书柜上为数不多的竖排文字本之一。“出版说明”介绍,《梦溪笔谈》的刻本以宋乾道二年扬州刊本最古,但已经失传。我当年买的这本,是根据《古迂陈氏家藏梦溪笔谈》影印的,是元代东山书院刻本。此书在元、明两代为官藏,1966年由北京图书馆珍藏。1975年根据元代的刻本影印,应该是很珍贵了。 古朴的书页像年代久远的大门依次向我打开,序言页边上,那些或椭圆或正方,大如香干、小比蚕豆的收藏印,像斑驳岁月中的苔痕,而沈括,正从木刻的汉字间,从绿树掩映、溪声潺潺的梦溪园向我迎面“踱”来。 我怀着敬意,想起了这位古代科学家在人间一个多甲子的经历。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杭州)人,《梦溪笔谈》是他的代表作,这不是文学笔记,虽然包括文艺等内容,但人们更看重的是此书的科学部分。 宋王朝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到王安石变法前夕,大地主大官僚已经霸占了全国大部分土地。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革新派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走上了变法图强的政治舞台。沈括致力于科学实践活动,是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 我跟着沈括“踱”过了他人生的几个年份。 1071年,沈括升迁为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公事,这个职位相当于刑部里面负责纠正事务的官员,有监察的权利。《续资治通鉴长编》第383卷写沈括“朝廷新政规划,巨细括莫不预。”事无巨细,没有他不参加的。 1072年,为了王安石推出的“农田水利法”,沈括受命主持“整理汴河工程”。 1073年,在王安石举荐下,沈括兴修常州、润州(镇江)、苏州等地水利工程,又在温州、台州、明州(宁波)等地筑堤围垦近海土地,还根据“方田均税法”追查豪强隐瞒田产。 1074年,为加强西北边防,沈括担任河北西路察访使,他训练民兵,加强户籍管理,修筑城池,同时又兼顾农田灌溉、养殖鱼虾等事。 1075年,他以“以死任之”的英勇气概,出使契丹,六次会见契丹统治者,对方上千人围着听他发言,没有人辩驳他的意见,取得外交上的大胜利。 同年,沈括掌管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经济。他任职不久,王安石就被罢相,沈括仍旧以新法精神改革陕西盐务管理办法,提出减免一般盐户的税钱。 1080年,沈括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曾大破西夏军七万之众。因守土有功,任龙图阁直学士。 他还长期主管司天监,起用了平民出身的历数家卫朴。 沈括晚年谪居在润州梦溪园,写成了二十六卷笔记和四卷续书。内容广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学、书画、音乐、科技各方面,科技类占全书三分之一。科技内容又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总结了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梦溪笔谈》中有许多宝贵的记载,其中不少是他实地调查或亲力亲为所得。如写他主持汴河水利工程,创造分层筑堰测水位差的方法,进行地形测量。还制成了地图《使契丹图钞》、国家地图集《守令图》。他绘制宋代全国地图已采用比例尺,还制作立体地图模型。他是优秀的地理学家。 《梦溪笔谈》中写他访问锻坊,了解“团钢”和“锻钢”的区别,还写了“冷锻”和“热锻”的区别,明白了兄弟民族铁甲之所以不被射穿之秘密。他首先使用“石油”这个名称,并用石油的烟制墨。他是优秀的化学和冶金专家。 他考察城池建筑,写成《修城法式条约》。他还从研究作战时的粮食供应和用兵进退的关系,提出了运筹学的思想。他还谈到“隙积术”(高等级数术和法)、“会圆术”(从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底和弧长)。他是优秀的建筑学家、数学家。 沈括在天文历法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观察,这是农业生产的需要和驳斥反对王安石变法者的理论支持。在《梦溪笔谈》里,沈括继承科学家张衡关于月的盈亏和日蚀、月蚀原因的科学理论,自己用仪器观察天象变化。沈括改进浑仪、浮漏、圭表,测定冬天一周夜比夏天长。测定北极星与天极距离,提出以节气定月的“十二气历”。测得黄白道焦点移动的正确度数。他是优秀的天文学家。 沈括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磁偏角的人,比1492年哥伦布在航行中发现地磁偏角要早400多年。他说出了凹面镜在日光下取火的原理,发现小孔成倒像,用磁石磁化钢针制磁针。他通过作战的实际经验,发现牛皮箭套有“虚能纳声”的声学效应,因而在战场上“附地枕之,数里内有人马声,则皆能闻之”。他是优秀的物理学家。 当然,他也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很多伟大发明创造,如《梦溪笔谈》卷十八就有布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给了我们后人有根有据的自豪底气。 沈括向我踱来。他不仅仅属于宋代,不仅仅属于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