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军备 王博 通讯员 范丁杰 3月下旬的一天,凌晨2时半,在鄞州区姜山镇陈鑑桥村郁家门头的田里,潘银昌和妻子就忙碌起来。两人忙活了两个小时,装满一货车莴笋、芹菜,急急忙忙地赶往茅山菜市场,摆摊销售。 老家在金华的潘银昌27年前来到陈鑑桥村承包了20亩土地,盖起大棚种植蔬菜,但这几年收益不太好。潘银昌拉着记者来到他的大棚边,焦虑地说:“五六个大棚里的莴笋都成熟了,却没有人来收购,气温逐渐转暖,眼看就要烂在地里了!” 这批莴笋是去年11月种下的,经过4个月的精心呵护,可以收获时,却遭遇了销售难。潘银昌一再降低价格,还是没有菜贩上门。 第二天,记者将潘银昌莴笋销售难的情况通过甬派等媒体发布后,引来不少爱心人士的帮助,其中一家超市直接向他下了订单,缓解了他的困境。 距离潘银昌的大棚不到500米,是新型职业农民赵骥租赁的100亩果蔬地。赵骥走的是精品农业路线,他引种了农科院用最新技术培育出的小番茄、青瓜、甜瓜等。“这种短短的青瓜,三根一组可卖12元;这种小番茄,超市每公斤卖20元,我们能卖到50元;这种拳头大小的番茄,在日本每个卖40元,我们卖12元。”赵骥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描绘着“市场战绩”。这些果蔬虽然价格较贵,但是非常畅销。在赵骥位于鄞州区联心菜市场的蔬果专营店里,精品蔬果供不应求,有些客户怕买不到,向赵骥提前预订。 3月底,记者再次来到绿树田野环抱的陈鑑桥村,在村里蹲点观察,与十几位新老农民面对面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在经营理念、种植技术等方面的“碰撞”。 理念的碰撞,首当其冲。年过六旬的任洪达脸庞黝黑,手上满是老茧,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他至今还放不下土地情结,租种了5亩地,老夫妻一起下田。前一年11月种莴笋,4月收割;5月种香葱,7月收割;8月种青菜,10月收割;11月再种莴笋……任洪达不会销售,更没听说过品牌,他的意识里只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种植的蔬菜绝大部分是在田里等着摊贩前来收购,少部分则由自己骑着三轮车到菜市场出售。 而村里几户新型职业农民,则已经走上不一样的市场化路子。他们主动了解消费者喜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种什么、种多少和怎么种。葡萄种植户陈祥林的葡萄绝大部分是订单销售,常年供给相应的水果店。这几年,他还转型触网做电商,利用微信朋友圈搞销售。 除了理念不同,新老两代农民在种植技术和农机方面的投入也大相径庭。老农民,一般采用大棚种植、人工背包机施农药,每天的状态就是辛苦劳作,而新型职业农民更愿意刻苦学习,向农科院讨教技术,引进新品,引入新技术,上网销售。 “90后”大学生汪琰斌租赁了千亩土地后,到处拜师学技术,想方设法引入最先进的农机。他和同伴自主研发的打泥机,让劳动效率提高了10倍。水稻施肥,引进最先进的植保飞机。“传统施肥,4人一天只能完成200亩,用飞机施肥,2人一天就完成了1000亩。”汪琰斌说,除虫用性诱剂,打药用生态农药,虽然价格高点,但作物品质好了,农田生态也得到了保护。最近,汪琰斌正和其他几位鄞州种粮大户商量,打算开办一个公司,建造一个集包装、冷库、质检于一体的仓储中心,打响水稻、农产品品牌,统一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