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晓峰 通讯员徐露 朱丽霞)每年清明前后,不少市民喜欢出游踏青。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挖到一棵春笋,无疑更能增添一番野趣。但民警提醒市民,不是所有山珍可以采的,有些是“有主”的。此外,这个季节出游,市民驾车要防“春困”,并注意野外防火。 “每年这个时节,‘挖笋警情’就会多起来。从3月27日起,几乎每天会有一起这样的纠纷。”海曙横街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横街大雷笋以鲜美闻名,不少市民来此游玩踏青时,总喜欢挖一点当作“战利品”。殊不知,这些竹笋是“有主”的。 4月1日下午3时30分左右,有游客在大雷游玩时看到不少竹笋冒了尖,就兴致勃勃地开挖了,结果与上山检查的笋农发生了言语冲突。最终还是民警出面协调,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4月份,尤其清明到清明后一周,对我们派出所来说,才是真正的‘挑战’。”民警说,去年4月,他们处置挖笋纠纷警情就有48起。最高峰时,有近六成警情是与此有关的。 春游踏青时一定要注意野外防火。许多市民喜欢在这个时节出去烧烤,一定要注意用火问题。横溪就出过一起这样的火警,游客处置火源时,简单覆盖一层薄土就离开了,最后复燃引发火灾…… “春困”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最近一段时间,高速公路上与此有关的交通事故多了起来。“眼皮一耷拉,事故就来了。今年的小长假,扫墓与踏青交通流叠加,因而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交警说,11时至12时30分、13时至14时,这两个时间段是最容易出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