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天,宁波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残疾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共商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次盛会。我们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的梦。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履行的义务。 过去五年,是宁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克难奋进取得新成就的五年,是民生持续改善的五年,也是宁波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状况显著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嘱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克难攻坚、实干争先,较好地完成了市残联六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切实提升了全市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是一项重点任务。五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改善民生的要求,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牢记宗旨、真情履职,以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己任,创新用“挂图作战”项目化工作法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在国家和全省重大惠残政策落实、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组织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保障残疾人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创优残健共融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激励残疾人勇敢面对生活挑战、着力完善齐抓共管精准落实的体制机制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宁波追赶跨越、加快建设“名城名都”的关键五年,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残疾人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特殊困难群体,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像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残疾人就业质量和层次还不高,部分残疾人家庭还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和问题,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保障标准还不够平衡,社会化助残组织培育还不充分等。我们要准确把握宁波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勇挑重担、勇立潮头,奋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向前发展。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起步之年,也是市残联成立30周年。做好今年的残疾人工作,意义重大。“要幸福就要奋斗。”实现美好生活,离不开残疾人自身拼搏。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精神,切实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使命担当,动员、引领和帮扶全市残疾人勇攀高峰、勇争一流,奋力绘就新时代残疾人美好生活新画卷,再创残疾人事业发展新辉煌,为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加快“名城名都”建设再立新功。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