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国际·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把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 对立起来

    毛建国

    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这个数据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而2015年,这个数字是4.58本,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4月19日《人民日报》)。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66本,这个数据到底是高还是低,在对比中更有说服力。有数据显示,日本人均年阅读11本书,韩国9本,美国7本,法国8本。对比一下,我国的数据确实不如人意。但如果以阅读为关键词,而把纸质限定放在一边时,那么得到的数据,可能并不是那么悲观。

    互联网带来的全方面改变,其实也体现在阅读上。过去,以为阅读只是纸质阅读,前几年,则加上了网络阅读,主动通过电子设备阅读。而现在的阅读,已经加速向数字化转移,“阅读”不仅是读,还有听。调查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国民听书的主流选择。2017年,我国两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0.3%(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

    在纸质阅读上,有着全球性数据,可在数字阅读上,还缺少定量定性的研究。不讲对国外的研究,即便在我们身边,这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也只是抛出了“综合阅读率”的概念,并没有进一步量化研究。换而言之,以综合阅读为考量,并不能精准地“排名”,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我们落后于别人,落后别人多少。在对互联网的使用上,我们并不落后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此,在数字阅读上,我们未必位居人后。

    不必讳言,很多人有着浓重的纸质阅读情结,甚至把阅读等同于读纸质书,忽视了数字阅读的存在及其贡献。社会上,对数字阅读的歧视可谓无处不见。这几年有关阅读危机的讨论,也主要是针对纸质阅读而言。诚然,纸质阅读更符合人们的想象,有着自身的优势,但数字阅读真的一无是处吗?

    过去提到电子阅读,立马有人给其贴上快餐、碎片甚至垃圾化的标签。确实有一些数字阅读的营养成分不高,可不管在什么时候,轻阅读都拥有最主流的人群。真正进行学术性阅读的,永远是一小部分人。在深度阅读上,纸质阅读有自己的优势,但也不是说数字阅读就一无是处。有媒体报道,此前任职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薛兆丰,在某知识付费平台上开设专栏,订阅用户超25万,其总收入近5000万元。薛兆丰的课程未必是深度阅读的标准像,但也不能把其理解成浅阅读吧?

    阅读危机是最大的危机,尊重所有人在阅读上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对于纸质阅读的不如人意需要保持高度警惕,但也不必因此贬低数字阅读。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是革命性的,是不可逆的,也必然会对传统阅读进行改造。诚然,现在的数字阅读存在不少问题,但需要做的是努力改变其内容生产,推动数字阅读向人们希望的方向转变,而不是给数字阅读泼一盆冷水。现在数字阅读正在日益展现出美好模样,只要有心去做,未来还会更好。

    别把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对立起来,数字阅读不是纸质阅读的敌人,也不必然等同于娱乐化、快餐化、碎片化。从问题导向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用创新的思维,推进供给侧内容改革,数字阅读只会越来越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