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燕 慈溪记者站 卢萌卿 邵 滢 汽车驶过慈溪新城大道。金融大厦、创新大厦、科技大厦……北面,40多幢总部大楼拔地而起,再往北,杭州湾跨海大桥如长虹卧波——这是慈溪十年巨变的最好注脚:地区生产总值从十年前的531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487亿元,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第5位。 “两个多小时车程,就算上完夜班也来得及自驾从慈溪经杭州湾跨海大桥回老家。”宁波健信核磁公司研发部副经理张强说,在慈溪,回苏州老家很方便。一座大桥横跨杭州湾,将慈溪从交通末梢迅速转变成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不仅成为慈溪最重要的地标,也有力促进了城市能级的提升。”慈溪市委书记高庆丰介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把慈溪定位为中等城市,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也把慈溪纳入上海都市圈范围。 早在大桥通车不久,慈溪就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这里落户了中德(慈溪)中小企业合作区,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以前园区招商为的是满足本地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现在很多企业是由上海转接而来落户慈溪高新区的。”慈溪市高新区主任黄磊介绍,近来每个月都能接触到上海企业或由上海引流企业的信息,园区的储备项目非常多。 不远处的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成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助力慈溪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平台。三北大地上,传统的商业和制造业也随着大桥带来的市场空间与创新动能活力澎湃,民企10年内10次获国家科技大奖,外贸出口屡创新高。 大桥通车十年,让慈溪站上新的高度,也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新的十年开始了,勃勃生机在大桥南岸涌动。大桥东南方向超10万亩的盐碱地,如今是长三角最大的现代农业开发区。世界500强企业正大集团等25家优质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慈溪现代农业开发区,正大桑田(宁波)农业发展公司通过专利技术改造盐碱地,使土壤含盐量从10‰降到3‰,海边的盐碱地转变成适宜种植的沃土,盛产大米、油菜籽、小麦。 这片沃土上,长出的不仅仅是庄稼。近年来,慈溪河网建设为生态、绿化等方面带来综合效益,建成了万亩畈城市生态园,使慈溪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总投资22亿元的“一院五馆三中心”陆续投用,吸引了城市创新要素、人才的集聚。 “大桥是‘引流桥’,它能引进上海等地各种优质资源,但如果慈溪没有足够的准备,也可能是慈溪现有的资源流走。”高庆丰说,属于慈溪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我们要加快融入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带,招揽更多项目、招引更多人才、招投更多技术和资本,对标先进地区,当好大湾区建设的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