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新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4月2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攻克全球 “医疗堡垒”

宁波新材料人工喉 支架“再生”受损喉道

科研团队正在进行相关实验。
(金鹭 邓红霞 摄)

    本报记者 金鹭 通讯员 王虎羽

    人体的喉道十分脆弱,肿瘤、先天疾病或意外事故都可能导致气管、食道受到损坏,影响到呼吸、吞咽、发声等功能,严重则会危及生命。以往,修复的办法是取一块肌肉或一节肠子,移植到颈部缺失的位置。“虽然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但肌肉和肠子的韧性、收缩蠕动性总没有自长的好。”李惠利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沈志森说。此外,自体移植要让患者肚子或别的部位多挨一刀,术后恢复缓慢。

    是否能通过某种方式,让喉部切除手术后的患者能像蜥蜴断尾后一样,进行自体修复呢?沈志森与他的团队自主研发能诱导喉部细胞进行自我修复的新型材料,“相当于在喉软骨的断口上搭一座桥,让两侧组织慢慢‘爬’上来,直至恢复原本形态”。

    “目前,我们已成功让十头食管严重受损的成年猪恢复了健康,这在全球尚属首例。”沈志森说,这一技术成果若能应用到人体,将为喉部损伤患者大大减轻痛苦,并节省相关医疗费用。

    这一技术虽然在骨折修复中应用广泛,但人体喉道构造复杂,在全球都属于难以攻克的“堡垒”。沈志森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仅在材料选择上就耗费了近两年时间,此后的细胞组织培养、动物试验更是困难重重。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研究团队与宁波大学、宁波材料所等单位成功以壳聚糖和明胶为原材料合成高仿真人工喉支架。“这种新材料弹性和韧性十分接近人体喉道,且排异性低、细胞诱导作用强,还能在特定的时间内自体降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沈志森说,该技术在十头实验猪身上得到验证,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认可。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虽然成年猪与人体的喉部形态极为相似,但要最终应用到人体,还需要更多实验来积累经验和数据。此外,材料认证和临床实验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沈志森说。

    除了这一方案,沈志森团队还在干细胞培养、3D打印修复喉软骨等方面展开研究。近日,团队通过干细胞定向分化,成功在实验室中获得了软骨细胞,为未来的人体器官培养奠定了基础。

    这只是李惠利医院科研团队自主创新的冰山一角。早在20世纪90年代建院初期,时任心血管内科主任的周建庆就筹建了我市第一间心导管室,开展了我市首例心血管造影术。近年来,李惠利医院不断在游离空肠代咽与颈段食管手术、人体上颈椎外科治疗、胸腔镜微创手术等领域开先河,在减轻患者痛苦和损伤的同时,使医院科研实力不断提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