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03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在《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的今天,仍然有人总想着“西天取经”,甚至说马克思主义是政治的、官方的、非学术性的,这真是奇谈怪论。我们共产党人要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为抓手,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马克思主义是政治的,它是为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而产生的,非政治的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过。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具有高度学术性,它是建立在揭示世界发展普遍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研究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既是政治的、又是学术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提倡的学术性。

    深入认识“功成不必在我”政绩观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教授在光明网刊文指出:“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具有高尚的价值意蕴和深刻的理论逻辑。

    第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干部所追求的一切成绩和进步,归根结底都应该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谋利。第二,体现了对实事求是的坚持,共产党人创造政绩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从而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检验和人民检验的政绩。第三,从整体、大局、全局和长远上考虑问题,只有看问题的高度和角度不同、境界和格局不同,才能够胸怀大局,登高望远,跳出地方、部门利益的羁绊,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以百姓之心为心。第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弘扬宪法修改精神全面推进宪法实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研究员在《法制日报》刊文指出:深入学习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正案的精神,必须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一方面,需要根据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正案所确立的党和国家新的指导思想来谋划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认识和理解目前我国的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内涵,解决在宪法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摒弃西方的宪政思维模式,熟悉中国特色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方式,要善于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项要求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法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特别是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贯彻此次宪法修改精神,还要秉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革精神,要围绕着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具体任务谋篇布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特别是要努力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在《新华日报》刊文指出:改革开放这场“第二次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

    首先,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中国经济繁荣为世界经济繁荣创造了机遇与条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不断扩大进口、出口,不断吸纳国外投资,同时也不断扩大对外投资,这些经济行为既为与中国有经贸往来的世界各国提供了产品和福利,也提供了投资机会和平台。其次,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世界秩序变革。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的世界背景下,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一方面以身作则,大力扩大自身的开放程度;另一方面努力推进世界各国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