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佳 实习生 马昊 通讯员 梅薇 人物名片:孙春玲,宁波市精神病院护理员,第十二届市人大代表。1985年入院工作,一直在护理一线耕耘,见证了院区的变迁,以及精神康复领域的改革创新发展。 人物感言:40年前,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同年11月,我们医院建院。有幸在这“伟大征程”中,我们一同成长。 暮春时节的宁波市精神病院,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康复农场”内,番茄、石斛、绿叶菜……各式各样的作物在休养员的打理下,整齐地“列队”在农田、大棚。 “是不是很美?”孙春玲说,40年前建院时,院区只有99间木结构平房,“外围的河道,是我们一铲一铲挖出来的。” 在孙春玲的记忆里,1988年前,院内还没有一位科班出身的护士,医生也多是当时的“赤脚医生”,“建院初期,我们院曾有个名字,叫‘精管所’,当时收治患有精神障碍的‘三无’等对象,主要就是照顾好他们的衣食住行。”对此,孙春玲并不讳言。 前进的动力,要从改革中寻找,在创新中挖掘。当时间进入21世纪,“精院人”接续奋斗,争下“二甲”,创下“三乙”,在浙江省民政系统内开了参加医院等级评审的先河。 “自那以后,医院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基础规模、医疗质量、服务功能都迈上了新台阶。”作为一名一直奋战在护理一线的老员工,孙春玲说,当年说起“精院”,知晓的人寥寥无几,如今,不断有同行前来“取经”。 “精神康复的目标是全面康复,不仅要控制病理性症状,还要让他们真正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带着这样的目标,多年前,市精神病院在传统精神康复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医院与社区融合的模拟社会场景康复模式,在院内创设环境,建立“社区”,开出了农场、超市、画社、烘焙、手工、缝纫等模拟生活场景的辅助就业岗位。 “经过康复评估的患者,可以在田间地头劳作,可以在星空画室挥毫,也可以在烘焙房里烤面包……学着重新了解社情,学习各项生活、社交技能,提高自信。”孙春玲说,休养员从事这些岗位,还能“赚取”一定薪酬,学习理财与生活。 院区有一间展陈室,陈列着休养员的作品,废彩票制作的工艺品、贝壳拼出的静物、细长纸条圈卷“组合”的装饰画、手刻的纸质青花瓷……一件件颇具艺术性。 2017年7月,休养员创作的110余件作品在宁波博物馆展出,“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孙春玲说,当日,在宁波博物馆展出的以休养员画作为“图文”的靠垫、胸章、丝巾、手机套、雨伞、明信片等物品,得到了参观者的青睐。“那一次‘试水’义卖,收获满满的人气。” 正因为40年不断间探索精神康复模式,医院成功帮助一批又一批休养员回归社会、找回自我。这样的故事,孙春玲信手拈来。 不久前出院的小陈,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脑部有囊肿,成日担忧自己会生肿瘤,情绪悲观,最终导致夫妻关系破裂,还患上了抑郁症。入院后不久,经过康复评估,他参加了院内的手工艺术康复训练和农场作业。从被动投入到主动研究,小陈慢慢静下心来。目前,他已重返工作岗位。 2016年,医院荣获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2015年度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杰出贡献奖”。而近些年,“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省级优抚达标单位”“省平安医院”“省绿色医院”“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宁波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等荣誉接踵而至。 现在,医院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在建,院里有了一个计划,新建大楼一层中的1000多平方米区域,用作模拟社会场景,“精神障碍康复患者可以在这些工作室创作、实践,精选的作品可以出售,在方便周边居民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孙春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