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08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谒白居易墓

    大 漠

    公元二千零一十七年岁末,一个冬日的午后。河南洛阳伊阕。

    天色灰蒙蒙的,凛冽的寒风穿过山阕掠过伊河呼呼地刮着。我独自拾级登上龙门东山琵琶峰。

    松柏掩映下,圆形硕大的墓冢倏然出现在眼前。青条石砌成的墓冢古朴肃穆,黄土堆积的墓顶芳草萋萋,矗立的墓碑刻着“唐少傅白公墓”。原来,1170多年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魂安放在此!

    久有谒墓志,今日得遂愿。

    白居易墓园,位于洛阳龙门东山,与西山的龙门石窟隔河相望,墓园的旁边是著名的香山寺。白园,1961年就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对外开放。

    此刻的墓园,游人寥寥无几。冥冥之中,我与诗人似乎有缘。轻轻走近,默立墓前,双手合十,深深鞠躬。

    我久久地伫立着,思绪随着时光穿越,仿佛回到1200多年前的大唐,那个疆域辽阔、昌盛繁荣、才诗横溢的国度。在熙熙攘攘的才俊中,一个峨冠博带、衣袂飘逸、清癯瘦削的诗人飘然而至,他手握诗卷,玉树临风;他眉宇紧锁,面有忧色。他要以诗进谏朝廷,补察时政……

    我想牵住诗人宽大的衣袖,告诉他,您是令一代又一代后人敬仰的诗人。我从中学时候就开始读您的诗,语文老师介绍您是位现实主义诗人,您的诗通俗易懂,您写的叙事诗,反映底层百姓的生活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老师让我们读您的《卖炭翁》,我们想象着“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我们为“一车炭,千余斤”只换得“半匹红绡一丈绫”而愤愤不平;读您的《琵琶行》,背您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句,理解为什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原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这首诗的前一年,您刚被贬为江州司马;读您的《长恨歌》,了解唐明皇与杨贵妃那缠绵悱恻、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却没有深刻领会为什么“此恨绵绵无绝期”,倒是记住了“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诗句。那首诗也实在太长了,我数过,共120句,840个字,惭愧哪,只记住了一部分……

    后来,大学里又读您的诗,理解了《长恨歌》这一千古绝唱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之所在;读您的讽喻诗,懂得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当然,除了《长恨歌》《琵琶行》的诗篇,您还有《忆江南》《长相思》等词作;您的诗除了讽喻,还有闲适、感伤、杂律。您的诗里有一道残阳,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暮江;有人间四月,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春色;有孤山寺北,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的早春意境;还有村南村北,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村夜清新恬淡……从您的诗词中,我们贪婪地汲取着文学的滋养。

    昨天,我探亲刚到洛阳,就有朋友发来问候——“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巧妙地借用了您《问刘十九》中的两句。那首《问刘十九》小诗我可喜欢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多有画面感啊,新酿的米酒,通红的炉火,欲雪的黄昏,朋友,一起喝一杯如何?想象中,刘十九听到您的深情召唤,欣然前往,于是哥俩围着火炉,对酒小酌,畅谈人生,感怀事世,多温馨美好的画面啊!足以让人身心俱醉呵——您的诗早已成为我们现代人日常生活的诗意表达和美好点缀。

    因为喜爱,对于您的生平也可谓烂熟于心。您公元772年出身于河南新郑,一个中小官僚家庭,从小天资聪颖,异于常人。五岁就会写诗,“群山我为大,更无白云齐”的“华山诗”一时被传为佳话。您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时才16岁,却让当时长安大诗人顾况刮目相看。您29岁进士及第,“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32岁又以“拔萃”登科,35岁补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后又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因上书言事,被贬江州司马。后任杭州、苏州刺史等职。58岁以后您居住到了洛阳,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所以,您的墓碑上刻的是“唐少傅白公”。

    我还去了香山寺寻觅您的踪迹,因为晚年的您跟香山寺有过一段佛缘,号“香山居士”。在香山寺空灵的梵音里,我仿佛看见您和“香山九老”唱和于香山寺的堂前林下、晨烟暮霭,写下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您描绘伊阕的“嵩烟半卷青绡幕,伊浪平铺绿绮衾”,后人把它刻在了您墓道的牌楼两侧,上方横额写着“望阕”二字,我又仿佛看见衣裾飘飘、仙风道骨的您,站在琵琶峰上远眺,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欣赏伊阕的风景。

    您的晚年生活有些消极,但依然秉持着“兼济天下”的人生信念。公元832年,比您小七岁的好友诗人元稹去世,您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六七十万贯酬金悉数拿出,费时三个多月,重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后来又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您还开挖疏浚伊河的八节石滩,造福伊洛百姓。公元846年,您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那一年您75岁。后人遵照您的遗嘱,把您安放在了香山寺高僧如满的塔旁。而今墓碑上方横写的“兼善”两字可是您奉行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生态度的写照?

    您去世后的第二年,唐宣宗李忱做皇帝,忽然想起您来,想请您出来辅政,得知您已作古,不由悲从中来,写下了一首《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一国之君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算得上是难得的死后荣光吧。

    ……

    一阵寒风吹来,我猛地打了一个寒颤,裹紧大衣,思绪从1200多年前的中唐回到现实。绕着墓冢,我默默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墓的四周有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白氏华人来此祭奠的碑立纪念,还有白氏第五十三代孙竖立的、刻有原上草诗的纪念碑。这时,一位年轻的母亲牵着一个十来岁孩子从我身旁走过,母亲边走边教孩子吟诵碑上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香山映残阳,伊阕流水长。长恨曲犹在,诗魂万古扬。

    天色已晚,我得回去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