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0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马克思的品格特征 

    马克思是怎样的一位历史伟人,他的品格特征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在《光明日报》刊文对此作了4点概括:马克思是亘古罕见的思想巨人。他通过思想,结合对当时的社会实践的研究,发现了现存理论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汲取人类历史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世界观、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通过思想,超越了历史上和当时的一个又一个思想家,把人类精神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是不畏惧任何艰险的真理的探索者。在阶级对抗的社会,意识形态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某种社会阶级的利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皆是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环境里,揭露资产阶级剥削的秘密,研究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更是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随时都会遇到风险。为了探求真理,马克思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马克思是不屈不挠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不仅以理论研究的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用自己的理论武装广大的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而且一旦革命形势成熟,他便毅然决然地离开书房,投入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是不向任何困难险阻屈服而英勇向前的历史伟人。马克思一生都是在反动派的迫害和贫困的压力下度过的,不论是面对反动当局的迫害,面对科学研究遇到的艰难险阻,还是家庭遭遇到的种种不幸,都从不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

    “术语的革命”彰显思想的力量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在《人民日报》刊文说:“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这是1886年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序言中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革命意义的评价。对于“术语的革命”在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后来的科学史学家也予以认同。托马斯·库恩就认为,“科学革命”指的就是“某些科学术语发生意义变革的事件”。

    1868年1月,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后不久,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劳动二重性和工资范畴是《资本论》中三个“崭新的因素”。这三个“崭新的因素”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标识,是“术语的革命”,彰显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特征和思想力量。

    剩余价值作为这三个“崭新的因素”的首要范畴,是马克思实现的政治经济学革命的主旨所在,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区别于当时其他经济学流派的根本标志之一。劳动二重性之所以成为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因为“对问题的批判性理解的全部秘密就在于此”。工资作为经济学术语是马克思对当时流行于政治经济学各流派中已有术语的批判性借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术语的革命”的深刻意蕴,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术语的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提供了理论上和方法论上的重要启示。

    新阶段开放战略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研究员隆国强在《经济参考报》刊文指出: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创新、结构升级、效率提升,因此,我们需要思考通过未来开放战略的调整,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增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从而最终服务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最终要实现两个新目标:一是推进我国国际竞争力升级,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我们需要尽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这种新优势体现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上,进而形成一个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同时打造一个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是要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迈向现代化强国,对我们来说,一个良好的和平发展的环境非常重要。因此,要实现我国和国际社会的互利共赢。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增强软实力(即运用硬实力的能力)对于营造良好、和平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运用得好就会带来机遇,运用得不好则会带来挑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