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廷洋大臣》分享会 在三联书店举行

    本报讯(记者陈青 通讯员陈英浩)晚清中国海关由外国人管理,除了征税以外,海关洋员还从事哪些工作?《龙廷洋大臣:海关税务司包腊父子与近代中国(1863-1923)》中文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出版的海关洋员传记丛书之一。前日,丛书主编、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爱丽在三联书店·筑蹊生活小剧场和读者分享了包腊父子在宁波的轶事,以及洋大臣的多重身份。

    李爱丽说,英国人掌控了晚清中国海关,包腊和儿子包罗是这些“洋大臣”中的佼佼者,他们传奇的一生,折射了近代中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人文风貌等的真实一面。包腊于1867年至1870年在宁波浙海关税务司工作,和其子包罗亲历了近代中国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了解他们意味着对历史的重新梳理。

    海关洋员除了征税工作,还做了哪些事呢?李爱丽说,海事也是海关洋员从事的工作之一。当时中国沿海地区助航设施不多,海关洋员在1880年前后修建了几十座新式灯塔。他们还代表清政府参加在欧美举行的世博会,包腊1873年代表中国参加维也纳世界博览会,当时有宁波和上海等10多个城市参加。而在1880年德国柏林国际渔业博览会上,宁波的海产品如墨鱼、鲞、鱼翅、海参,以及泥船、各种渔网,捕虾的、装鱼的篓,还有冰厂的模型等进行了展出,把宁波的渔业情况向世界进行了介绍。李爱丽说:“冰厂在《龙廷洋大臣》一书中也有提及,文中译作冰房,还注明了储冰量需要够用三年,因为担心下一年冬天暖,储不上冰。”

    李爱丽介绍,这些海关洋员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钻研中国文化、语言、民间信仰、矿产、地形等,把对中国各方面的研究写成文章,发表在上海、香港的期刊上,他们是汉学家、研究中国的博物学家、钱币收藏者,“他们成了今天各地历史爱好者、高校历史学者关注的对象,他们的传记、书信、日记等是我们了解近代中外关系、中外交流的史料。如英国人邓罗翻译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德国人穆麟德还写过《宁波方言音节》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