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愁·家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宝钿:

坚守芦席编织技艺五十余载

陈宝钿在编芦席。 (陈章升 摄)

    本报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奕碧琼 冯梦苓 

    一说起芦苇,许多人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芦苇随风起伏的迷人景色。在75岁的慈溪老人陈宝钿眼中,芦苇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慈溪、余姚农村,许多人家备有芦席。平时,晒棉被、晒菜干、晒笋干,都需要这个“好帮手”。50多年前,作为家中的长子,陈宝钿从父亲手中接过了芦席编织这门手艺,并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以前,在宁波‘三北’一带,芦席可是个‘抢手货’,酒厂做酒曲需要它,棉农们晒棉花也离不开它。记得小时候,我阿爸还撑着装有芦席的小船去余姚赶庙会……”陈宝钿回忆道。

    慈溪市古塘街道上傅家社区曾是风靡一时的芦席之乡。过去,当地沟壑纵横,芦苇丛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居民会编芦席,产品销往上海、杭州、金华等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当地芦苇丛逐渐减少,家家户户编芦席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在上傅家社区,坚守芦席编织技艺的仅剩几位老人,陈宝钿便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

    年轻时,陈宝钿总是夜半启程,只身挑着几担芦席到外地卖。现在,虽然年近古稀,每月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但他每天仍坚持编芦席。“要编好芦席,选料很关键。与生长在淡水地的芦苇相比,咸水地里的芦苇‘身杆直’、质地硬,更适合做芦席。”陈宝钿说,“以前,我经常到甬江边宁波大学附近割芦苇。现在,芦苇丛少了,有时要到余姚甚至更远的地方找芦苇。”

    与普通草席相比,芦席质地硬,不易变形。在慈溪、余姚的农村集市上,每张芦席售价在200元至300元之间。编芦席是个辛苦活,收割打捆、剥壳清洗、挑选编织,每个步骤都费时费力。为了割芦苇、卖芦席,陈宝钿经常骑着三轮车从家中前往余姚,一来一去要花7个多小时,“只要能找到上好的芦苇,将芦席送到需要的人手中,这点辛苦是值得的。”

    收割芦苇的最好时节是在霜降之后。那时的芦苇已经开过花,杆子老而坚,做出来的芦席最为牢固。“不少‘新手’在7月份就开始割芦苇。那时的芦苇是绿色的,晒干后颜色会变黄,容易‘出筋’。”陈宝钿说,“编芦席前,我会精挑细选所需的芦苇。编的绳子也是用尼龙绳加布条两股,耐用得很。编芦席每个步骤不能马虎,只有认真细致,才会有回头客。”

    陈宝钿的芦席物美价廉,在慈溪、余姚农村拥有许多“粉丝”。去年,他编织销售的芦席近250张。“现在,会编芦席的人越来越少了。”陈宝钿说,“希望将芦席编织技艺传给更多的年轻人,让这门老手艺焕发出新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