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于霞浦街道张人亚党章学堂人亚广场上的铜像。(崔引 摄) |
本报记者 黄合 朱宇 北仑记者站 顾霄扬 昨日上午,骤雨初歇,躲在乌云后的阳光冲破了重重云层,带来了夏日的灼热感。 今年,是张人亚同志诞辰120周年。一个世纪前,他为了革命事业隐姓埋名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一个世纪后,家乡同胞专程集结举办纪念活动,缅怀他的革命事迹,学习他的崇高精神。 在张人亚党章学堂前的人亚广场上,张人亚铜像正式揭幕。铜像高约4.2米,身体微微前倾,高举右手,望着前方,目光坚定——张人亚以这样的形式,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立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 “这可是我们家族的大事,能来的都过来了。”活动现场,张人亚后人们组成的方队,基本上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一家四代,接力数十载,他们从未放弃寻找张人亚的下落,奔波辗转,多番寻访,只为一点点拂去那历史沾染的尘埃。 年届八十的画家、雕塑家江碧波,是张人亚的外甥女,也是这座铜像的创作者。她说,自己真的为有这样的舅舅感到骄傲,“他是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信仰坚定,志向远大。也希望大家通过这座铜像,感受到一种行进的力量,一种信仰的力量。”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室外温度开始飙升。不过,人亚广场上还是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 除了来自我市各部门和北仑当地的领导干部,更多的是当地普普通通的党员群众。他们特意从各方赶来,有的牵着孩子,有的戴着党徽,缅怀这位一个世纪前从这里走出去的革命先驱,并面向铜像深深鞠躬致敬。 故乡的人民,一直在等待着这位“故人”。 十年前,关于张人亚事迹的帖子一经其家属发布,迅速在北仑当地论坛上成为热点,热心网友纷纷为这位先烈的“回家”出谋划策。此后每一年清明,当地网友“京华”等人会自发来到张人亚的衣冠冢进行祭扫,表达了对这位革命者的敬仰和哀思。 随后,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北仑区委着力推进张人亚人物研究和红色资源保护工作,一方面前往江西瑞金中央苏区旧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二大”会址、芜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总工会、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国家博物馆等单位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另一方面成立党章学堂作为基层党员牢记初心的红色基地。 “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宗旨信仰,弘扬奋斗精神,追寻初心之源,扛起使命担当!”同是北仑人的十九大代表胡朝霞,当场向全体基层党员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奋力开辟“名城名都”建设新境界。 时光荏苒,精神永恒。张人亚同志,欢迎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