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家12部委联合推出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

宁海步道何以成为全国样板

第三届许家山文化节登山越野比赛现场。(王静雅 摄)
制图 徐胜男

    本报记者 林海

    宁海的千里步道出名了。

    今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12个部委联合印发《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实施方案》,我国健身步道的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而这一构想,源于宁海县2009年建成的国内第一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近日,在宁波举行的国家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启动仪式上,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登山运动协会主席李致新说,“2009年宁海县建成我国第一条登山健身步道后,不但吸引了周边城市的大量户外爱好者来此登山健身,推动了宁海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作为示范工程,为全国登山健身步道的普及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

    步道建设掀起热潮

    2010年4月,宁海县的国内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称号,“宁海步道”从此名扬省内外,也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纷纷要求在自己的家门口修建登山健身步道。

    2012年,在原有100公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基础上,宁海将步道延伸至500公里,覆盖了1843平方公里土地,贯穿了全县90%的行政村。这是一个“科学、安全、生态、环保”的登山健身步道系统,建成后把全县乡村、景点串联成一个生态旅游健身大景区,全域生态、全域旅游的构想由此实现。

    2013年4月,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步道研讨会”上,中国登山协会作为中国登山步道建设和发展的倡导机构首次受邀参会,并被授予“国际健康步道奖(Trails For Health Award)”。这是“国际步道研讨会”举办40多年来,首次将此重量级奖项授予美国之外的组织和机构,而宁海县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登山步道系统的建设地,功不可没。

    在宁海县的影响下,宁波各区县(市)的步道建设掀起热潮,慈溪、奉化、余姚、北仑、镇海、江北、大榭岛等地先后出资上亿元建登山步道、森林游步道。目前,宁波的登山步道总长超过2000公里。

    2017年10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赴宁海出席中国运动休闲大会年度峰会。会议间隙,他来到该县桥头胡镇双林村考察国内第一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站在绿树成荫的步道上,赵勇表示,抓工作要抓主要矛盾,健身步道就是破解“健身去哪儿”这个问题的主要抓手,要推广宁海经验,精心实施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将全民健身落到实处。今年3月,《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实施方案》如期推出。

    去年12月,宁海县委负责人赴京参加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并做主题发言,介绍宁海建设登山健身步道的经验。从2010年至今,前来宁海考察取经的省内外团组络绎不绝,累计超过200批次。

    在浙江省内,除了“宁海步道”,目前舟山的400公里登山健身步道也已全线贯通,“神行定海山”等赛事将在全新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举行。今年3月,衢州龙游也开始建设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中的2条穿越路线和5条环线,全程100公里,预计今年11月建成。

    健康、休闲、富民、发展

    步道建设带来多重效应

    健身步道的修建,引发了全民健身、户外休闲、乡村旅游等多重效应。

    全民健身的活动效应明显。每年行走在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上的市民、游客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千里走宁海”活动作为依托登山健身步道策划的群众性品牌健身活动,在2017年成功入选《浙江省重点培育品牌体育赛事名录库》。

    “步道经济”富民效应明显。通过步道建设,宁海县将沿线景区景点、自然景观、古村落、生态资源、农业和渔业基地、农家乐等各种资源“串珠成链”,拉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2011全国露营大会”举办地许家山村,以前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2009年增至5000元,2010年提高到7000元,2011年突破了10000元。现在,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沿途的农家乐每年接待量近200万人次,直接收益2.1亿元。2017年,该县民宿总量、营业额、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和2016年相比实现了“三个翻番”,分别达到260家、2亿元和8亿元。“宁海步道建设政府投资仅3000万元,不仅解决了沿线村庄发展、农民致富等问题,而且使千里休闲步道成为一条健康之路、休闲之路、富民之路、发展之路。”宁海县委县政府负责人表示。

    在“步道效应”不断放大的同时,当地户外用品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宁海县拥有110多家登山杖、帐篷、健身器材生产企业,其中规上企业50余家,年销售额20多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8%。深甽镇拥有登山杖生产企业25家,年产登山杖1500万根,年销售额4.5亿元,占全国同类产品销售总额的80%,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认定为“中国运动杖之乡”。

    专家们认为,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在城区开发体育设施用地的空间相对有限,而登山健身步道可以大大弥补现有体育设施的短板,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供新的载体。

    百万公里步道开建

    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据了解,《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每个县(市、区)完成300公里左右健身步道建设,以此为载体,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从2009年我国第一条登山健身步道在浙江宁海建成投入使用,截至2017年10月,我国已建成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20个,总里程1810公里。目前,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建设绝大多数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尤其是浙江、安徽等地。以河南为代表的中部地区最近也出现了建设高潮,而西部地区相对较少。

    据业内人士估计,以每公里步道造价10万元计算,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的总投入在1000亿元以上。

    目前来看,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建设要在全国范围内铺开,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培育山地户外运动俱乐部和企业,组织群众参加山地户外健身。健身步道建成后,如果登山活动不经常开展,容易造成杂草丛生、步道荒废。要让有户外登山经验的个人和组织发挥领头羊作用,在群众中推广“科学、环保、健康”的登山理念。

    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服务系统,实现实时监测、数据上传。目前,对于参加登山健身的人群数量、年龄结构等特征,有关部门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应大力推广“互联网+体育”,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融入健身步道建设中,实现健身步道管理的智能化。

    结合美丽乡村、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为户外健身群众提供吃、住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健身步道的示范效应体现在它能带动相关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政府部门需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在修建步道的同时考虑产业链的打造和延伸问题,实现步道串联效应的最大化。

    新闻1+1

    百万公里健身步道 建设的内容和标准

    (一)健身步道主要建于河畔、田园、庄园、山林、郊野等区域,与公园绿地建设有机结合,交通便利,空气质量较好。

    (二)健身步道包括登山道、健走道、骑行道等,主要开展山地运动、快走、慢跑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区域、地形、地貌、使用功能和资源条件,选用不同的设计。

    (三)健身步道应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设置相应的休息区、服务区等配套设施,并应与其他道路、景点相连接。

    (四)健身步道建设应以符合规范、保护环境、就地取材为原则。登山道应尽量使用原有山径古道,地势高差以坡道连接为主。健走道、骑行道等应根据需求,因地制宜建设沥青道、木栈道、石板道,选择配置可形成林荫效果的乔木,并配备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的无障碍设施。

    (五)健身步道应提供信息、安全、警示等标识系统,满足安全救援要求,尽可能修建在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设置智能管理系统或应急救援系统。

    (六)健身步道建设的具体要求可参照《登山健身步道配置要求》《健走步道配置要求》。

    建设和运行维护资金方面:统筹现有资金渠道予以适当支持;争取结合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予以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林海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