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余晶晶 上周末,我市发布《宁波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提出至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在85%以上,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20所以上。宁波又向“好入园、入好园”迈进了一步。从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体系,到在小学普遍实行弹性上学和四点钟学校,从中学生中开展科技新苗培育,到职普融通打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宁波这一揽子创新举措,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更好地适性成长。 3年后,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5%以上 6年前出台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提出:兴建公益普惠幼儿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必须建成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不低于8%。同时,以创建学前教育示范乡镇(街道)为抓手,推进等级幼儿园建设,加强中心园建设。随后,我市相继出台了两轮三年行动计划,以期建立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城镇将迎来新一轮幼儿入园高峰。上周末,《宁波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发布,提出至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在85%以上,逐步实现按规定班额招生和就近入园;新建、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20所以上,重点增加城镇学位供给。同时,等级幼儿园在九成以上,覆盖率达97%;二级及以上幼儿园覆盖率七成以上,逐步取消准办园。 与此同时,学前教育体系往前延伸。对于0~3岁婴幼儿,各区县(市)要借助现有学前教育资源增设早教指导中心,在一级幼儿园和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内增设早教指导站,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早教指导服务网络。 小学上学时间弹性制,放学后有四点钟学校 为保障小学生充足睡眠,宁波从7年前就推出上学时间弹性制,先在中心城区的一年级试行一年。2012年,市教育局在海曙区、原江东区、江北区推行小学低段弹性上学制,学生可在8时至8时40分到校。据第三方调查,七成多家长、校长和一年级老师对这项政策表示满意。从2014年起,有条件的城区逐步推行小学低段上学时间弹性制。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大大减轻了小学生过重的上学心理负担,促进了学校特色发展,同时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所学校的快乐晨间活动各有特色,着重帮助低段学生减轻上学压力,尽快适应并喜欢上学。 孩子放学无人管,怎么办?今年3月起,四点钟学校在北仑区26所小学及九年一贯制学校全面推开,全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孩子无人看管的这一难题。 昨天下午4时多,绍成小学的图书馆里很热闹,学生有的画画,有的下棋,有的读着课外书。由学校出场地和老师提供延时代管服务的四点钟学校,代管时间为放学后一个半小时左右,招生对象以低段学生为主。此举受到家长热捧。 多途径搭建学生成才立交桥 8天100多条实验数据,基本的实验技能、实验细节,分工合作、精细的汇报材料……今年寒假,来自镇海中学的高中生经历了一场体力与脑力并用的实验之旅,在市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对鲜虾保鲜进行系列探索。这得益于我市4年前启动的科技新苗培养计划。5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7位导师与23所学校的150名学生组建29个研究团队,制定培养计划,开展实验操作,个性化培养科技种子,为未来储备创新拔尖人才。 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已开展两期,有258名优秀中学生获得了高校和科研院所导师的指导。第一期科技新苗培养计划中,共有65个研究报告成功提交,其中8篇论文被国内期刊录用,还有1项专利。第二期科技新苗培养将于今年6月底结束,并启动第三期计划。 中职生的路也越走越宽。宁波于2013年开展职普融通试点。眼下全市共有1315所中职学校和对口普通高中开展职普融通,允许符合条件的中职生和普高生双向流动。 与此同时,打造职业教育的中职、高职和本科的联合体。上周启动招生的北仑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前3年安排学生在北仑职高就读,后1年至2年在宁职院的二级分院就读。中职高职连着一起读在宁波已成常态。今年,我市还推出了中职与本科联通培养模式试点,也就是说,中职和大学本科可连着一起上。宁波市职教中心和宁波外事学校就在此列。以宁波市职教中心为例,该校试点推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全省范围内招生40人。入学后,前3年在该校学习,后4年在浙江科技学院学习。目前,宁波中职学生升学比例接近50%,高于全国近30个百分点,居于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