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5月3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好的告别

    徐迅雷           

    五月份有不少“告别新闻”:电子游戏始创者之一泰德·达伯尼因食道癌去世,享年81岁;“中国笛王”陆春龄在上海辞世,享年97岁;日本35岁的登山家栗城史多在珠穆朗玛峰因低温症去世;罹患脑瘤的韩国LG集团会长具本茂去世,享年73岁;新西兰一对结婚61年的夫妻在同一天相继离世;104岁的澳大利亚植物学家大卫·古道尔选择在瑞士巴塞尔实现安乐死……

    生是偶然的,活是自然的,死是必然的。恋生恶死,人之常态。而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对于死亡,我们要从人性的角度看问题,要从人类的高度思考问题。美国女记者玛丽莲·约翰逊著有《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一书,她是为戴安娜王妃和马龙·白兰度撰写过讣告的名记,比“讣告新闻”写得好或者差更重要的,是最终“告别”的质量是好是差。

    陆春龄向来充满活力,去年是他从艺90周年,96岁的他还登台演出,用巴乌吹奏欢快的《节日舞曲》,97岁安详离世,这是最好的告别。新西兰结婚61年的夫妇——86岁的丈夫彼得·贝德福德、83岁的露丝·贝德福德,同一天撒手人寰,而且都是自然死亡,这也是种最好的告别。栗城史多曾七度挑战攀登珠峰,屡试屡败,更因冻伤而失去9根手指,被称为“一指登山家”,这次“出师未捷身先死”,死在追梦过程中,这样的精神令人感佩。具本茂与病魔相伴一年后,不愿意接受“延命治疗”,选择在家人陪伴下安然离世,令人尊敬。他们追求最好的告别,面对死亡不再恐惧,让人想起瞿秋白就义时的遗言:“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

    何时放手,如何告别?面对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人们务必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在他的名著《最好的告别》中,就有一章专门来谈“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如果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难道医生的职责不是让病人尽量多活,哪怕多一分钟、一秒钟也好?我们到底付钱让医生做什么?他通过种种事实表明,尽全力救治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做法。

    那么,104岁的古道尔选择安乐死的做法,则是一个对必然之死中不必然死法的自主选择,是一次预约死亡但不是自杀,是一次对人类世界的死亡教育。作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古道尔获得过澳大利亚荣誉勋章,有3个博士学位,是最早研究温室效应的学者;古道尔大半生穿梭在丛林、沙漠、湿地等无尽的田野里,他看多了植物的生生死死,如今死亡成了他最大的期许。衰老就是不断丧失,生理衰退还带来精神上的剥夺感,“辅助生活”已比“辅助死亡”艰难得多。所以,认为“衰老不体面”“够了,我太老了”的古道尔,来到法律允许外籍人士自主选择安乐死的瑞士,成为一位非凡的先行者。

    生命的长度和宽度很重要,但生命的长度和宽度不可兼得,以牺牲生命的宽度来延长生命的长度,还是宁可要生命的宽度而不要生命的长度?不久前,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公布了自己的遗嘱,表达了“病时不插管,不进重症看护,不设灵堂,不办葬礼”等意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回应。英国男子西蒙此前也在瑞士接受了安乐死,享年57岁。与古道尔不同,他患上了渐冻症,逐渐丧失了正常说话与行动的能力,他曾一次次在纸上写:我活着的欲望是0%。他屡次尝试自杀,最终妻子明白了他的坚持,同意了他的选择。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在告别人世前,被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了6年,先是切开气管,后来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遭受长期的、巨大的痛苦之后,于2005年10月17日去世,享年102岁。1995年,夏衍去世时,巴金看到夏衍病逝前的痛苦,他就提到过,如果到了这一天,他希望不要抢救自己,要安乐死。当巨大的痛苦降临到巴金身上,他不止一次提出要安乐死。“长寿是对我的折磨”,“我是为你们而活着的”,巴金在重病中苏醒时,不止一次这样对周围的人说,但现实让他承受着痛苦、无奈和遗憾。

    古道尔作出了他最为满意的“最好的告别”,这值得我们深思。不管我们的寿命如何延续,“老”与“死”就像夕阳、落日一样无可避免。而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我们珍爱生命,更希望,无论生死,都能给生命以尊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