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梳理 挖掘 推介

——《奉化历代诗选》编著后记

    原 杰           

    《奉化历代诗选》终于面世了,不由长长地舒了口气。因为早在20年前撰写《诗与奉化》一文时,便产生了编选此书的念头。两年前,在编完《奉化当代诗选》后,更下决心要尽快完成这一心愿。2016年上半年起,正式着手构思书的框架结构、搜集古籍资料、逐篇选编校对……披阅增删近两载后,才有了如今之模样,既欣慰,同时也感慨良多。

    为什么要编这样一本书?记得吉狄马加说过,诗人是社会永恒的良心。诚然,作为后辈诗人,实实在在感到有责任与义务搜集整理前辈们的作品,学习借鉴,发扬光大。同时,也对奉化诗坛历史上喧宾夺主的现象一直耿耿于怀。不是吗?一说到奉化诗歌,便会提起刘长卿、陆龟蒙、米芾、王安石、曾巩、梅尧臣等大诗人,点赞他们歌咏四明山、抒写溪口风景的佳作,而本地诗人大多默默无闻。此外,近些年来,抒写溪口雪窦山风景的诗选陆续出了三四本,涵盖全区范围、一以贯之的通史式选本却长期阙如。长此以往,会使人产生奉化没有优秀诗人、奉化人只会写风景诗或奉化只有风景诗的片面观念,因此需要来一次正本清源。

    要编一本涵盖千百年诗歌创作的集子,谈何容易!首先是资料不全。毋庸讳言,奉化的诗歌创作虽源远流长,历代诗人辈出,各种诗集更是浩如繁星,可惜大多消失或沉淀于历史长河中。为此,我翻看了十几本古籍,查阅了几十种资料(包括900卷的《全唐诗》),并埋头于电脑前,借助网络去搜寻、去发现……概括起来,对我最有帮助的应该是舒顺芳、江五民等编纂的《剡川诗抄》(正续补编)、毛翼虎等编的《宁波耆旧诗》、董沛编的《四明清诗略》这三种。其中舒顺芳诸公的文本,尽管采取奇怪的蛋型编排法——即以楼钥、陈著、戴表元和任仕林等四人为核心,而后再往前后左右四边遴选附属之,不是常规的条分缕析的纵向编录,可它是迄今为止奉化唯一的全域性选本(剡川是古代奉化的别称),尤其是保存了大量珍贵资料,参考价值甚大。

    而编选的标准,基点自然是真实可靠。在具体内容的把握上,则坚持三点:时代性、接地气和有特色……古人今人都认为诗应体现性情,而我进一步认定必须是真性情、有血性。因此,诗选中少有佶屈聱牙的学问诗,多选清新活泼的竹枝词;不选假诗、空诗,力选真诗、情诗。当然,如果有的诗充满艺术的奇思妙想,锦言佳句迭出,令人眼前一亮,甚至拍案叫绝,那自然也是入选的通行证……

    巧的是,选编的最后阶段,正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结束、“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之时。诚如古诗词专家叶嘉莹在接受采访时所言,中国古人写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如何掌握诗歌的密码,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一直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难题。在诗歌的遴选过程中,我完成了三项任务:一是“梳理”——大体厘清了奉化历代诗歌创作的脉络,即从汉唐五代经宋元明清民国,直到当代,清楚呈现了千百年来奉化诗歌创作的渊源、发展与变化;二是“挖掘”——找到了一批才华横溢却被久久埋没的诗人,搜集了一些早已散失的名篇佳作;三是“推介”——通过“披阅感言”,对绝大部分入选者及其作品进行分析、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理解本地风土人情的诗意化演绎,重拾奉川之风流遗韵。

    这是奉化有史以来第一部规范的诗歌选本,自然也不免一些缺憾。如编者掌握了近千位的奉化籍诗人,而选集只选取其中166位的作品,不到全部的五分之一。另外,编者很喜欢民歌,如“嫁人嫁个种田郎,泥脚泥手上眠床;嫁人嫁个教书郎,摇头晃脑做文章”,多形象生动!可考虑到选集的整体风格,民歌最终未能入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