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防阁与天一阁

清防阁主人杨容林先生像
(天一阁博物馆供图)
《清防阁·蜗寄庐·樵斋藏书目录》
人们在天一阁参观清防阁捐赠图书文物展
清防阁一景

    陈 青 王伊婧/文

    周建平/摄     

    历经450多年风雨的天一阁,是亚洲现存最早的藏书楼,也是世界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其实,天一阁早已超越了范氏家族的界域,而是百川归海、兼容并蓄,集甬上各大藏书家收藏之大成,凝聚为浙东文化和四明学术藏书族群的成果结晶。

    天一阁千晋斋《百川归海——藏书家捐赠与天一阁藏书发展》陈列中,和冯贞群、朱赞卿以及张季言、孙家溎等藏书家一起赫然列于墙上的,还有杨容林。

    杨容林(1892年-1971年),鄞县人,继承其父杨臣勋藏书,续有增益,逾数万卷,藏书处名清防阁。1979年10月,其家属将藏书捐赠天一阁。

    那么,清防阁是怎样的一个藏书楼?它的主人又有哪些故事?和天一阁渊源几许?清防阁后人近日讲述了阁、书与人的故事。

    甬上杨氏清防阁

    宁波是一座有着爱书、读书基因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宋朝至民国时期,据不完全统计,藏书楼有100余家,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清防阁即是其中之一。

    清防阁第一任主人杨臣勋(1864年—1912年),精于诗书,且酷爱收藏古籍碑帖。因屡试不第,一生以诗书自娱,过着“雅爱公式西结草庐,不闻不见故人疏”的生活。平时热衷收集古文献,自谓“寝馈文章功绝少,营求华屋愿终虚”,“珍重石章供玩赏,丛残碑帖费求搜”。他花了大量功夫,持之以恒地求索,觅得不少珍贵碑帖,其中有孙星衍、邢澍撰,清阮元编录,清嘉庆七年(1802年)刻本《寰宇访碑录》十二卷;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浙江书局刻本《两浙金石志》十八卷;《二铭书屋碑目》等五卷;有关金石论述著作《校碑随笔》《曲阜碑碣考》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杨臣勋购置宁波西门外郎官巷71号老宅。郎官巷旧名郎官第,素以深宅大院众多而闻名。杨臣勋把古籍文物和字画碑帖从“爱吾庐”迁来后珍藏于老宅后进中堂楼上,名曰“清防阁”。后长子杨容林承父遗书,又续有所增,曾购得张岱年二铭书屋藏碑拓本,进一步充实了清防阁所藏。在宁波藏书界,清防阁以碑帖收藏独树一帜,颇具特色。

    据杨容林长子的二女儿杨宜芳介绍,老宅朝东,有前后两进,五间两弄,楼上楼下,两进之间有明堂和明轩两厢房。在前进房外,有花园和晒场。后来又造了一幢新屋。

    除了藏书家身份,杨容林还是甬上著名实业家,早年攻习经济,志于振兴民族工业,曾任宁波通利源油厂经理16年、董事数十年。宁波通利源油厂为宁波早期地方工业“三支半烟囱”之一。他还入股甬江畔的遂昌煤球厂,与人合办酱园,任太和酱园经理多年。

    杨容林兴趣广泛,兴办实业之外,热衷披览古籍、访求文献,特别喜欢收藏碑帖,而且精于鉴别,即使到了晚年也每天看书。杨容林次子的小女儿杨振芳说:“我爷爷每天早上读书,还教育小孩子要读书。除了大姑姑比较早嫁了人,8个孩子中7个是大学本科毕业,有上海交大、复旦、圣约翰大学等著名高校,大夏大学算是差的了。”在杨振芳的记忆里,杨容林喜欢读书好的孩子,二女儿杨绮云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二姑姑文化程度高,还曾在天一阁帮忙抄书,指导工作人员修补古籍。”

    移书别藏终归天一

    1944年,杨家经历了一场劫难。当时,日本人要杨容林的通利源油厂开工,杨容林不肯,跑到上海中法大厦开了个办事处。那年夏天,有两个带枪的人进入郎官巷老宅,割断电话线并将杨容林的弟弟杨纯邻绑架,从附近的河边乘小船带走,留下话说要巨额赎金,不然就撕票。为了凑足赎金,杨容林只得变卖房产和珍贵拓片,从此杨家慢慢败落。

    “其实先卖的是郎官巷的新屋,钱不够,又卖拓片,再借了些钱,把杨纯邻赎回。”据杨振芳回忆,为了还借款以及扩大酱园生产,最终把老宅也卖了。“爷爷爱书如命,即便在这种境况下,宁可卖房也不卖书。”

    随着郎官巷新屋和老宅的变卖,杨家只能租房居住。起初,杨容林住在宝奎巷以及塔影巷,塔影巷是甬上另一藏书楼蜗寄庐之所在。1948年,杨容林夫妇和二女儿杨绮云搬到中营巷44号,即今天一街5号,清防阁古籍、碑帖拓本安置在厢房二楼。清防阁藏书在此一放就是30年,直至1979年捐赠给天一阁。因而有人将天一街5号当成清防阁的第二个藏书楼。

    1979年,杨容林三子杨祖白遵照父亲嘱告,把“文革”中转移的古籍415部、字画25件和碑帖1000余通全部捐献给天一阁。杨祖白在《杨氏清防阁捐赠图书文物启》中说道:“‘文革’遽起,藏书遭劫,幸赖天一阁领导多方奔走,设法救护,卒以保全。先严深感典籍文物为祖国文物之精粹,公藏优于私藏,又为社会主义制度下之不易真理,多次表示,愿将藏品悉数捐赠天一阁,冀得妥善之归宿……”

    天一阁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正是因为藏书家有着“百川归海”的捐赠热情,将天一阁的收藏事业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高峰。他们造福桑梓、报效乡里的盛举,是宁波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弘扬、文博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2008年,天一阁举办了甬籍藏书家“孙家溎、杨容林、张季言捐赠文物精品展”,旨在让广大市民共享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不忘前人这种慷慨无私的胸怀、卓有远见的胆识和化私为公的壮举。

    对清防阁藏书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清防阁藏书以清刻为主,有善本十余种,其中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和萧集》为海内孤本,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影响较大。清防阁藏书印有“清防阁”朱文长方印、“鄞清防阁杨氏珍藏”朱文长方印、“四明杨臣勋字文焦珍藏”朱文方印、“杨道宽印”白文方印、“道宽”朱文方印等。2010年,天一阁博物馆整理编写的《清防阁·蜗寄庐·樵斋藏书目录》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故地重游寻觅童年印记

    数日前,清防阁杨容林的后人杨宜芳、杨振芳以及李鹏(杨宜芳之子)因重修家谱之需前往天一阁查阅资料,查得时间晚了,超出了闭馆时间,于是,三人在天一阁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经由小道离开。在路过天一街5号庭院时,莫名的熟悉感与亲切感让杨振芳猛然回忆起这就是她小时候居住过的地方。

    “这个楼梯我印象最深,小时候有一次大人们忙着干活没工夫管我,我肚子饿,就一个人坐在这楼梯口哭。”杨振芳回忆道。在姨妈的提醒下,李鹏也隐隐约约回忆起了一些往事,“这个院子我有印象,那个角落以前种了一片含羞草,大人们忙祭祀的时候,就让我一个人蹲在那里玩耍。”杨家后人追忆往事感慨万千,“清防阁的藏书从郎官巷老宅迁移到天一街5号,就一直放在厢房的二楼,每年夏天我们全家人会在天井晒书,盖藏书章。”

    数十年世事变迁,故居仍在,门口的枫杨愈见茂盛浓密。他们没想到,当年的居住藏书处与天一阁竟只有一墙之隔,清防阁藏书终归天一阁大概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杨宜芳说:“如今想来,当时爷爷选择搬到与天一阁一墙之隔的中营巷居住,也许就是希望能离天一阁近一些,方便藏书人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李鹏说,关于藏书捐献,杨家的后人有共识,那就是古籍放在天一阁是最好的归宿,“更能发挥文献价值,更能有效地传承、保管和利用。天一阁已经成为游客必到之处,它不仅仅是一座藏书楼,更像是一部传承中华文化薪火的‘奇书’,在记录历史进程的同时,惠泽一代又一代后世子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