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6月0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倡导并践行“有教无累”

    吴启钱           

    笔者不久前在桐庐某寺看到,大殿前廊柱上新刷的巨幅对联中竟然有一大错误。对联是:世道大凌夷拜佛诵经正好安心韬智慧,界限慕分别有教无累愿随多士证菩提。下联中的“有教无类”,写成了“有教无累”。当笔者准备进入大殿向和尚师父指出错误时,脑中灵光一闪:有教无累,这不正是当下我们最需要解决的一个教育问题吗。

    天下“苦教”久矣!尽管家长们内心认同“焦虑不能创造价值”,但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焦虑,还是如同浓雾一样在弥漫。政府不断有减负举措推出,但学校不教家里教,课内不学课外补,早教已经推进到了“零岁”,实现了纵向到底;不管家庭是否富裕,在孩子教育上,大都全方位高强度投入,拓展为横向到边。不管房价怎样调控,学区房还是涨;不论有关部门如何加强管理,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还是遍地开花。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个中滋味:孩子累、老师累、家长累,身体累、心更累……怎一个“累”字了得!

    教育的累,在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均。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配置不均衡,像学校,有贵族学校、公立学校、民办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类别多样,本该都有平等受教育权的孩子,被人为地分了类,甚至少数孩子(如留守儿童)连基本的受教育权也得不到保障。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使尽浑身解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反正不能成为“另类”。

    教育的累,还在于每个家长都想把自己孩子培养成龙,而不允许成虫,无论孩子天资禀赋如何,也不管孩子的个性与志向,学特长、升名校是共同要求,明知教育与成长有自身规律,也非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规律之上。于是,做不完的作业和上不完的补习班,让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家长也累得没了生活乐趣。

    有鉴于此,确应倡导并践行“有教无累”。

    要做到有教无累,路数有三:一是有教无类,二是有教有类,三是有教无痕。

    有教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应当受到教育,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把一些人排除在受教育对象之外。要加快改革,使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基本均衡,让每个应该上学的孩子都能上学,为每个上学的孩子创造一条大体公平的起跑线。

    有教有类,即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把不同的孩子培养成不同的人才,做到因材施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不同,材用各异。人也一样,一个模子一把尺子,教育只是任务,学习成了负担,不累才怪。学校、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个体素质,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激发兴趣,树立孩子学习的信心,促进个性发展,使一千个孩子成长为一千条不同的龙,或飞于天,或行于地,或潜于渊,不一定都要成大才,但都要能成良材。

    有教无痕,即回归快乐教育的本质,寓教于乐。当下的教育,虽然也强调循循善诱,然而无论“素质教育”也好,“挫折教育”也罢,基本上是一种巴甫洛夫式的训练,学习被折腾成一件很没意思又不得不做的讨厌事情。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春雨润物;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少一点灌输,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启发,少一些强迫和管控,多一些自由与创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