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白洁 郑明达 樊永强 6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记者在现场发现,与此前相比,国事访问欢迎仪式多项内容发生了新变化,让人眼前一亮。 据了解,这是经过改革后国事访问欢迎仪式的首次启用,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大国外交新气象、新作为。 此次国事访问欢迎仪式改革有哪些亮点?透露出怎样的信息?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四项举措,凸显外交礼宾新风貌 据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介绍,此次国事访问欢迎仪式改革包含调整外宾主车抵达路线并在沿途增加持旗仪仗兵、增加吹奏小号次数、改进仪仗队、改进军乐团队列行进吹奏表演等主要措施。 外国元首抵达变换路线,增设手持红旗仪仗兵—— 改革后,外宾主车抵达路线为沿天安门广场西侧路进入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摩托车护卫队护卫主车至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东北口。在外宾主车抵达沿途增设80名手持红旗的仪仗兵旗阵,进一步提升欢迎氛围。 此外,仪式还增加了1名小号手和1名军鼓手,在中国国家主席(夫妇)步出人民大会堂东门时,演奏仪式号角,增强现场仪式感。 三军仪仗队人数有所增加,首次设立女兵方阵—— 三军仪仗队中首次增加女兵方阵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此前仪仗队由13名女兵与男兵混合编队,组成陆、海、空军三个方阵。此次改革大幅增加女兵人数,将陆、海、空军55名女兵单独编成方阵,排在三个男兵方阵之后。目前,仪仗队总人数由此前最大规模时的151人增加到224人。 军乐团行进队列换装,吹奏表演队形重新编排—— 作为欢迎仪式中的重要一环,军乐团队列行进表演也进行了多项改进。最为明显的是行进乐队的服装变化:由原来红色上衣、白色长裤、金色腰带改为藏蓝色上衣、白色长裤、白色皮鞋、白色腰带和佩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团长张海峰介绍,此次重新编排了吹奏表演队形,队列人数也由43人增加至61人。同时改进了乐队指挥动作和《歌唱祖国》乐曲编配。 除以上改革变化外,国事访问欢迎仪式的其他内容,如鸣放21响礼炮、儿童欢迎队伍等,保持不变。 与时俱进,展现大国外交新气象 礼宾工作是国家形象的名片。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典礼工作有必要更好地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相适应,此次改革就是一次重要实践。 “此次国事访问欢迎仪式礼宾改革是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后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还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意义重大。”中国前驻瑞士大使董津义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礼宾工作适应新要求进行了多次改革。从机场高速沿线挂旗到为国宾车队恢复摩托车护卫,从增加军乐团队列行进表演到三军仪仗队增加女兵……处处体现出礼宾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点。 崇礼尚义,提升人民国家荣光感 “作为东道主,安排精彩的国事访问欢迎仪式,可以展现出中国崇礼尚义、热情友好、宾至如归的待客之道,让每一位来访外国领导人感受到尊重和友好。”董津义说。 实际上,世界上众多国家非常重视欢迎仪式的设计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期间,往访国经常打破惯例,给予特殊礼遇,举行盛大欢迎仪式。 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墨西哥时,墨方安排了隆重的三军仪仗队和骑兵分列式;2014年访问法国时,法方出动了146名骑兵、17辆摩托车护卫和150人的仪仗队;2015年对英国进行“超级国事访问”期间,乘坐皇家马车前往白金汉宫下榻。英方按照王室最高规仪,鸣放103响礼炮;2016年访问柬埔寨时,柬方将机场迎接的仪仗队礼兵数量增加一倍,在王宫外广场上摆放习近平主席和西哈莫尼国王巨幅肖像…… 当前,中国致力于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各国举行高规格欢迎仪式,展示出对双边关系的重视以及对习近平主席本人的尊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中国改革国事访问欢迎仪式,将更好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发展成就,彰显大国威仪、大国风范、大国气度。
|